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修真小说 > 马蹄声 > 章节目录(2/3)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127381/

第115章:回家过年4(2/3)

终弟及。而大魏统合天下后,因时代变更,各**备水平普遍提高,硬钢的出现和草原各民族皮制装甲(胸口属硬钢即为装甲兵)的军用化,导致战争伤亡增高。每场战争下来,战损少则数千,多则数万,兵源补充过于庞大,大魏再次修改兵制,开始实行“府兵制度”。也就是各州军府管理士兵,不管是否为正兵,只要是大魏百姓,农闲时必须前往军府培训。若有战事,皆由各军府自行筹备补给、兵员,率军出征,战争结束后,凡战死士兵家属可免税,并由朝廷发放抚恤金。最近一次修改兵役是在四十年前,成宗帝三十二年,因帝国大旱三年,那些大家族趁机收拢田地,导致均田制被破坏,百姓不在前往军府为帝国从军出征,府兵制就此结束。梁王之乱后,魏延上位,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延续至今。

这也是为何杨学栋在震州兼并土地,他全权支持的主要原因。当然,府兵制他是不会再用,现在各地军府大量扩军也都是沿用募兵制,就连他也是一直用的募兵制。东夏因受大魏影响较深,中原怎么改,他们也就怎么改,北辽实行的还是府兵制,毕竟放牧跟种地不同,募兵制不适合草原。

北汉砸碎了奴隶制,大魏粉碎了门阀制,到他这里看来又是要捏爆那些土地家族呀!无论如何均田制是必须要实行的,不能穷的穷死,富的富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魏延和魏景民不敢做的事,对他来说还不算困难。安西重商业,农业问题不管他怎么闹腾,对安西来说影响都不是很大。

至于兵役,看来府兵制和单纯的募兵制都不太适合安西,再庞大的军队,有战斗力的还是那小部分。安西上百万大军,真正能算上主力的也不过就沈丘手里那二十万黑骑。当然,慕容无敌那十万灰骑战斗力也不错。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百万大军只有二三十万主力,那还要另外七八十万人干嘛?这话问道点子上了,大秦灭楚时打仗的也只有二十万,为何王剪非要六十万不可呢?大漠那么大,难道黑骑打下地盘后转身就走?还是说指望二三十万打人家一百多万?都是血肉之躯,**来那么多体力消灭人家?再说了,精锐消耗完那后面的仗还咋打?金甲军天不怕地不怕,可若是没有黑骑配合,它能打赢吗?北沙恶魔军团只有十万,而南征大军却是高达五百万。道理在这搁着呢,十万大军只负责治那些疑难杂症,破掉敌人最强的力量,小病小灾还是得其他军种上,毕竟人数太少,进攻力度有限。废话不提,接下说说他要如何修改兵役制度。)

安西现状,有时候招兵困难全是因为百姓到安西后想过安稳日子,或者有些人厌倦打仗,不想从军。而且安西前期都是走极限,压根没有什么后备军,目前军塞内的十万后备军说到底还是属于正规军,只是还没上战场的正规军而已(迟早都要上)。

他的想法就是募兵制之外兼行征兵制(带有强制性),凡安西百姓,两子或两子以上家庭必须出一子服兵役三年,服役期满列入后备役。独子家庭也需服兵役三年,三年期满不列入后备役(有良心你就回来,没良心那就拉到),政府一旦征召,需积极响应。

募兵制不变,凡自愿从军者,三年期满可选留守军队,也可选择退伍列入后备兵役。

对于军官的选拔他也有考虑过,大魏四十年来因国力问题无法兼顾文化教育,搞得现在老百姓文化程度普遍都低,一万人文盲能占百分之九十九。校尉、督尉还无所谓,关键是旅团长一职,那是必须要点文化,不识字连看军报都困难,还谈何下令打仗?不然也不会搞得安西百万大军如此缺少高级将军。震州一个整编师,猴子任师团长,照理说下面应该还有五位旅团长才对,而现实却是只有一个。巴陵,张鹤一个整编师,手下旅团长也是只有楚二狗一个人。大漠更别提了,石军手下三十万大军,旅团长就特么林强一个,加个崔志师团长,好在大漠兵力较为集中,若是稍微分散一下,那调度起来指不定困难到啥程度。沈丘的黑骑也只有季虎一个师团长,目前情况就是主将亲自带兵,不然真没办法。一个师团长来回用,猛虎军团六个整编师,石军自己兼任四个师,崔志兼任两个。骑兵八个整编师,常雄兼任两个,季虎兼任两个,剩下四个也全是沈丘自己兼任。

没办法,这年头有点文化的谁特么愿意过来当兵呢?大帮会、商会之类做个文房先生都比当兵强,再不济也能找个大户人家管管账。现在既然回来了,那解决耶律神武之后,他会好好操办此事。

玉州学堂杨开建了不少,奈何都在城内,普及不到各小城乡镇终究还是杯水车薪。读书要花钱,平常百姓很难有那么多钱让孩子去城内读书,要么就是凑够几个月学费让孩子去学堂认认字,学费用完,能认识几个字是几个字。这问题不解决,那安西日后有的缺军官了,行政人才估计都不够用,毕竟这么大地盘,还是去外族上任,没点文采很难在外面镇住场子。

对于前期军官培训,他考虑的结果就是,先在北方军塞办个安西军事学府。让那些有点头脑的校尉、督尉轮流回玉州培训,也不用啥文采过人,能看懂军报,分析谋略即可。不管怎么说,必须先培养出来一小部分用着才行。他可不会像内地那些大佬似得,有能力者全特么在下面,无能之辈反而被提的很高很高。前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115章:回家过年4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