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 74 章(2/3)
“那辅国公的嫡女黄氏原就是冲着您的王妃之位来的,哪想会被太后娘娘给挡住了去路?不过现在皇上也算是成全了她一番,”彦先生双目露着精光:“王爷可是想要享这齐人之福?”
昭亲王哼笑了一声,瞥了他一眼:“本王跟你说件事儿吧,当年本王岳母刚进安平伯府的时候,本王那已逝的岳父因为一些事情逆了岳母,岳母大人就断了岳父大人的钱粮,让他抱着他的那些古董字画活活饿了三天。本王跟本王那已逝的岳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很穷。”
“明确说来,王爷您要比您的岳父大人穷很多很多,您别忘了您还有三十万西北军要养,”彦先生躬身提醒道。
“辅国公府的嫡女,身份尊贵,本王可没那福气能让她屈居本王的侧妃之位,再说本王跟辅国公府有仇,”昭亲王脑子里在想着他小媳妇会不会已经后悔那么爽快把银子给他了:“本王的三嫂去世也有几年了,三哥想必也应该房中寂寞了。”
“照王爷这么一说,彦某也觉得,肃亲王跟辅国公嫡女是天作之合,”彦先生现在是越来越满意他这位主翁了。
想他池彦之也是个多谋多智之人,只不过他很倒霉。他还未出生父亲就出了意外死了,他母亲为了生他也难产去世,自小他就被养在他大伯家,他父母留下的家产也都归他大伯所有。好在他是个会读书的,他大伯也还有些良心,一直供他读书。
十五年前,他考完殿试在回家的路上,被人打晕,带到了城外。再等他逃脱回到京城,他苦读十八载得来的三元及第之名已经被人顶替,而顶替他那人就是他堂哥。皇帝甚至还给他赐了婚,把大长公主赐婚给了他。
景盛帝简直就是个瞎子,他堂哥虽然跟他长得有七分相似,但他明显比他堂哥丑上那么一点,而景盛帝竟然连俊丑都分不清。
后来再等他细查,他才知道景盛帝哪里是眼瞎,他分明就是睁一只跟那寡居的大长公主早有首尾,而他这个满腹经纶、三元及第的状元竟成了他们的踏板,这叫他如何能够忍受?
寒窗苦读十余载,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在他身上成了笑话,既然景盛帝不配为君,那他干脆就另择良木。在西北十几年,他现在是更丑了,可他那堂哥好似还过得春风得意,不过他相信,有一天他会为自己正名的,他辛苦得来的东西才不会便宜了那些无耻小人。
没几天,钦天监监正施大人就上折子奏明景盛十九年六月初六是近三年最好的日子,宜婚嫁。
“是,”刘光舒了口气,赶忙应道。
慈宁宫里,太后一身凤袍端坐在主位上,手里依旧握着一串佛珠,眉目平静。
“皇上驾到,”守门的太监吟唱道。
太后依旧面无表情的坐在主位上,没有起身的意思。
景盛进入殿内,就加快了脚步,上前去行礼:“儿子给母后请安,望母后祥康金安。”
“坐吧,”太后面上还是没有一丝表情,好似站在她面前的不是皇帝,而是一个不相干的人。
“谢母后,”景盛帝跟后宫的妃嫔一样,只有每逢初一、十五的时候才能来慈宁宫给太后请安,可是即便是这样,他每次来见太后都要给自己鼓足勇气。因为太后太冷,除了他那个弟弟,其他人都一样,从未得过太后的好脸。
太后见皇帝已经落座了,她也就不拐弯抹角了:“昭亲王今年不小了,都二十又五了,也是时候该成亲了。”
“母后说的是,”景盛帝微微低垂下头,双目一缩:“不知道母后看上哪家闺秀?还请母后知会儿子一声,儿子也好下旨赐婚。”他来时已经想好了要把他选的那几家给太后看看,可是真正到了太后跟前,对着太后那张看不出喜怒的脸,他又有些龟缩了。
“哀家这么多年,光顾着礼佛了,对宫外的事情也不甚了解,”太后已经不再看向皇帝了,双目平视,看向殿门:“皇上那边可有合适的人选?”
景盛帝不知道太后要打什么主意,不过不管怎么样,他选总比太后来选的好:“自九弟回京,儿子就已经想好这次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再逃了。他也不小了,膝下还没个一子半女的,儿子心中有愧啊。”
“把你看好的闺秀名单拿来,哀家瞧瞧,”太后直接开口索要名册,她不想再继续跟皇帝啰嗦下去了。
景盛帝还有话没说完,不过太后开口了,他也不敢再继续说下去了:“刘光,把名册呈给母后。”
“是,”刘光捧着盘盏的双手有些微微发抖,毕竟他也怕太后。
太后对刘光那双巍巍颤颤的手视而不见,伸手拿过那本名册就打开看了起来。
韩国公嫡长孙女,敢情天下就只有韩国公家闺女好,皇后出自韩国公府,昭亲王妃还要出自韩国公府,韩氏出好女,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辅国公嫡女,那个女人的女儿,还想做她的儿媳妇,做梦还能成,可惜她还没死呢。
忠毅侯嫡长女,也是忠毅侯原配嫡女,性子怯懦,没有主见,怎么担得起昭亲王妃?不被人生吞了就是好事了。
吏部侍郎傅天明的嫡女,傅天明的妹妹是平阳侯世子的贵妾,皇帝能选出这样的女子只怕也是费了不少心思,真是难为他了。
太后越往下面看,心里的火就止不住地往上冒,她强压着火气,看到最后一位。
安平伯金明成嫡妹——金氏五娘,太后想到金氏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