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言情小说 > 大明首相 > 章节目录(2/3)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157652/

第三十三章 当行不等于可行(2/3)

徐阶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高拱。自当国以来,内阁里还没有人对他如此说话,不意高拱甫入阁,就出言顶撞,这让他深感难堪。但他藏而不露,反而笑着说:“呵呵,老夫尚未来得及与安阳、新郑二公商榷治道,也难怪新郑误会。”顿了顿,又说,“新郑,治国之道,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吾闻新郑颇有移风俗之念,此与老夫甚合!老夫当国,矢志不渝关注者,就是移风俗、正人心。所谓有所为者,即在此也。”

听徐阶如是说,正在气中的高拱释然了。毕竟新入阁,再固执己见,势必与徐阶闹翻,这是他所不愿看到的。况移风俗、正人心,确是他希望做的,若以此为突破口,针对官场弊病,次第革除之,也不失为新治理的一个举措。是故他缓和了态度,诚恳地说:“如今官场奔竞成俗,贿赂公行,遇灾变而不忧,非祥瑞而致贺。吹吹拍拍,流为欺罔,士风民心,颓坏极矣。此天下之大忧也。故移风俗……”

高拱尚未说完,徐阶就笑了笑:“呵呵,新郑认同正人心为上,这就好。”但他似乎不想就此深谈下去,而是转移了话题,“今有一事正欲与新郑商榷:翰林院掌院学士空缺待补,吏部尚书杨博来咨商,新郑以为谁可任之?”

“不是政务还诸司吗?用人是吏部职权,内阁何以要过问?”高拱暗忖。转念一想,这是徐阶向自己示好,表达尊重之意,不必苛责了吧,遂脱口而出:“张叔大,乃合适人选。”

话一出口,他就悟出了,张居正恐恰是徐阶心目中的人选,故意让他说出来,既达到用自己欣赏的弟子之目的,又让他觉得受到尊重,真不愧官场老手。

“叔大资历浅,老夫恐有任用私人之议,”徐阶道,“既然新郑以为可用,那老夫不妨向吏部举荐!”说罢,对外间喊了声:“李阁老到否?”

“春芳候谒中!”是李春芳的声音,“听元翁吩咐。”

徐阶喊姚旷:“姚书办,老。”待姚旷拿走厚厚的一摞文稿,徐阶站起身,对高拱说:“新郑,请移步外间稍坐。”

徐阶、李春芳、高拱在花厅坐定,李春芳边翻看文稿,边“啧啧”道:“喔呀!听姚书办说,元翁二更即起,披阅文稿,实在令春芳感动。”他转向一脸茫然的高拱,“数日前灵济宫聚众讲学,凡百数人到场,元翁实主其盟,然因元翁当直不克赴会,就命春芳代为主持。会中散发了元翁所订《明道先生定性书》《为官须先识仁》二篇,与会者讽咏而商榷之,既各出所见,就正于元翁;元翁对所呈文稿一一细心批示。”

高拱从鼻中轻轻发出“哼”声,原以为徐阶是在处理政务,竟是干这等事!

京师讲学之风越来越盛,高拱对此甚为不屑。听罢李春芳所言,高拱无论如何说不出恭维徐阶的话,只是强忍着没有出恶语。

“适才老夫与新郑言及治国之道,”徐阶开言道,“当务之急,在移风俗、正人心,此乃诸公共识。”他扫了李春芳、高拱一眼,见两人点头,继续道,“欲除弊政、移风俗,必先正人心。欲正人心,端在教化;欲善教化,必从讲学始。”

高拱闻言,大失所望!这才明白徐阶的所谓治道,竟然是透过讲学以正人心,而讲学,就是他正人心的抓手;正人心,就是他的治国要领。

既然徐阶把讲学提到如此高度,高拱也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是私下非议一番,于是道:“元翁……”

徐阶伸手做制止状:“新郑,等老夫把话说完。”他呷了口茶,“或许有人会说:居庙堂、处公门者,皆读书登第之人,对名教贤训早已了然于胸,讲学还有何益?其实不然。今士林之病,最是先学作文干禄,为了科考做官,死记硬背,不暇深究义理,焉能掌握名教精髓?而讲学则不同,听讲者已是为官之人,无干禄之诱,纯然为重新研习名教贤训,得其精髓以端正为官理念,审视自己的行为,符合名教贤训者发扬之,不符合者摒弃之。是故,讲学足以收正人心、清政风之效。孟子曰:人心不正,则一膜之外皆胡越。只要人心正,则虽四海五洲、兆民之众,足可治矣!”

“元翁所言,振聋发聩!”李春芳附和道,“所谓世道之隆替系于人心,人心之邪正系于教化。只要所有官员识仁、定性,则人心丕变,士风吏治翕然改图,旋乾转坤,真易如反掌!”

高拱对直接与徐阶争辩有所顾忌,李春芳一插话,倒给了他一个辩驳的机会,遂嘲讽道:“讲学足可旋乾转坤?可我闻科道抨击讲学谈虚论寂,开团团伙伙之门,当禁。”

几个月前,礼科给事中张岳上《辩诚伪以端士习疏》,痛诋官场讲学,建言欲端正士风、杜绝门派,当禁官员开讲坛。旋即,吏部以晋升张岳之职为由,外补为云南参议。

徐阶自然知晓高拱所说言官抨击讲学之事,是以脸色阴沉下来。他听出高拱对他秉持讲学以正人心的治道不认同,甚至嗤之以鼻,这让他感到难堪、愤怒。但徐阶历经宦海沉浮,修炼出足够的涵养和忍耐力。他长叹一声,缓缓开言道:“近来老夫反复研读宋史,读到王荆公变法,每每慨叹不已。想大宋积贫积弱,王荆公以天下为己任,大破常格,兴利除弊,变法图强,何等气概?然则,事与愿违,不仅未能挽救危机,反而自己身败名裂,后人焉能不掩卷叹息!”

李春芳、高拱有些茫然,不知徐阶何以把话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三十三章 当行不等于可行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