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部分阅读(5/6)
“他看起来不像是个笨蛋!”
“可他的确是个笨蛋,不然他明明已经醒了,为什么还要装作昏迷的样子……”
刘黑头心头一颤,忽地睁开眼睛,他又看到了一把刀!
一把只有三寸长,刀锋呈楔形的小刀。
一把刀锋上闪着逼人戾气、绽放着幽蓝的光,似乎沾满无数冤魂的小刀……
……在刘黑头闯荡江湖这么多年的经历中,极少见到有人用这样的刀。极少的意思是:不是没有!在很多时候这个词颇具安慰,就如此时的刘黑头一样,他被委婉地告知,“很不幸,你摊上了!”虽然“极少”。
这个人就是贯城“画麟阁”的第二把刀:开膛刀施岳。
刘黑头再次昏迷了过去。
……至于碎肢刀宫麟的刀是什么滋味的,刘黑头没有经历,也没机会经历了。在经历了两把刀之后,他招供了,被投入了囚牢。之后他就一直处于昏迷之中,偶尔醒来,就同别人呓语见过两把刀的经历……最后一次昏迷后,他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所以关于宫麟的刀,没人能给出答案。因为宫麟的刀下,从来就没有过活人。宫麟总是出现在秋后的刑场,“碎肢手”说白了就是专干凌迟活的刽子手。
为了当好“碎肢手”,宫麟曾研究过无数的凌迟案例。他从最早出现凌迟的五代开始研究起,一直研究到唐、辽、宋、元的凌迟规则,可谓是大明第一凌迟高手。至于他到底高到什么程度,有目睹者曾说:宫麟割下的人身上的肉,如果仅凭肉眼分辨,大小几乎一摸一样。也就是说,比如他的第一刀自囚犯的左胸开始割下大指甲盖大小的一块肉,那么,这块肉的大小就是标准。此后他在这人身上割下的每一块肉,都是大指甲盖大小。
当然,肉块大小的前提跟囚犯被判凌迟的刀数有关。如犯人被判凌迟三ri死,例该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先十刀一歇一喝。那第一天,就先剐三百五十七刀,每刀割下的肉如大指甲片大小。如犯人被判凌迟两ri死,例该一千八百六十三刀,先八刀一歇一喝。那第一天,就先剐一百八十六刀,每刀割下的肉片如大拇指肚大小。如犯人被判凌迟即ri死,例该五百一十二刀,先五刀一歇一喝。每刀割下的肉片就如半只手掌的大小……
宫麟最特别的本事,就是能很根据死囚的块头准地计算出死囚身上的肉能被割多少刀,每刀割多大的块,而且他总能让死囚尝到最后一刀的滋味之后,才慢慢死去……让人犯真正品尝到“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听犹存。”的感觉。
一个死人,只能将自己对这把刀的感受带到yin间去慢慢品味,或是讲给无常鬼去听了。
这就是贯城“画麟阁”的三把刀!三把让人闻之丧胆,惊恐不已的刀!
在“厚德酒肆”,有关于“画麟阁”与“三把刀”这样的记录:“三把刀”只是贯城“画麟阁”的面子。而真正构成“画麟阁”胆与魂的,却是在阁内供奉着的画卷人物……十一个与众不同、技艺非凡的画卷人物!
想写的几个人写完了。当然,接下来,还有很多人会出场,但不是在这里,这里写的多了,就不像是小说了……
求点推荐……
010 心病
六月初四,煞方东北……
宜:嫁娶、招赘、纳婿、开市、赴任、求医、出行;忌:修造、动土、开仓、针灸、纳畜、置产。
天不作美,仿若浓雾般的细雨自昨夜下到今晨始终未停。天地间所有景物都被这细碎的雨丝裹上了一层昏晕的外衣而失去了鲜明的轮廓,一切都在模糊变形中显得有些朦胧而怪异!
在去往京城的官道上,四匹马随着一辆黑漆棺盖马车在泥泞的路上缓缓而行……
坐在马车里的桑冲打个哈乞,自随身携带的包裹里摸出一个小巧而j致的紫檀木雕花盒子。他随手摁下盒子上的机簧,随着清脆的“当啷”声,盒盖弹了起来……
这是个制作j巧的梳妆盒,来自蒙元宫中。它本是前元太子妃阿德的心爱之物——几个月前,征虏大将军蓝玉征讨蒙元残部,孤军深入庆州北部的“捕鱼儿海”(注),在大漠之中力克元军特古斯部,俘获了特古斯的次子迪保努及太子妃阿德。蓝玉见阿德貌美无双,便将之纳为己有,ri夜宠欢……在此之前,桑冲也早就觊觎这位前元太子妃的美se,且惦记ri久,只苦于阿德常年随元军游击于荒漠绿洲,行踪诡异,无法得手。当他知道阿德被蓝玉俘获后,便潜入到冰天雪地的庆州,使出cǎi_huā手段,就在蓝玉的眼皮底下,冒死诱j了阿德,且使阿德深深迷恋上他而不能自拔。但在蓝玉的眼皮子底下,这掉脑袋的勾当又岂能做的长久?故此二人不得不挥泪作别!那ri桑冲在同阿德作别时,阿德哭得像是个泪人,她知道桑冲每天都要梳妆打扮,说什么也要把这个盒子作为惜别物送给桑冲,希望桑冲睹物思人……
梳妆盒里面装着一面手柄可折叠的小铜镜;一根细细的描眉木炭;一打“花斋坊”特制的染唇红纸;一格“西施居”的胭脂及一格脂粉;一把“龙泉”的剪刀和一把锋利的剃刀,另外还有一小锭金子。
梳妆盒另有一个夹层,夹层中原本放着诸如丝线、绣针等女工缝补之物,可却被桑冲移除了,换之而来的是几页写满了人名的绢册、几片薄薄的竹简及三个小
第5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