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历史小说 > 砸进纷乱中 > 章节目录(2/2)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196928/

332(2/2)

继承人,不能掌控大局,所以,游牧民族在选定继承人时,有“立长不立幼”的习惯,在拓跋弘时期,北魏朝廷还是保有游牧民族的习俗,但,朝廷上的众臣,却极力推立拓跋宏。

千万别认为朝廷中汉人多,北魏虽然有任用汉人,但,得到重用的汉人,却很少很少,这与清朝如出一辙,清朝也是到了末期,才开始重用汉人,因此,汉人官员,人轻言微,汉人的那套继承规则,在北魏朝廷,不大能站住脚。

这样的环境中,众臣却极力推立年幼的拓跋宏,哼哼,事出反常必有妖!

另,史学家们提出,献文帝拓跋弘生于454年,孝文帝拓跋宏生于467年,没错!拓跋弘13岁就当爹了!这……就不需要狗熊搬一堆人的生长发育来讲了吧,所以,有些史学家怀疑,拓跋宏其实是冯太后的私生子。

这样的话,那些大臣极力推立拓跋宏,便找到了原因。

当然,咳咳,狗熊很严肃的说,这些都是推论,到底事实如何,如果某天真的能穿越回去,或许我们便知道了,所以,推论是推论,千万别和历史弄混。

嗯嗯,第一个坑填完,现在来填第二个坑:显祖献文帝拓跋弘崩后,拓跋氏便死了。

填坑第一步:来讲讲冯太后。

冯太后这个女人,在北魏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虽然也有人怀疑她的身份,但不管怎么说,她的活动,确实对北魏的历史产生了影响。

先来看看她对官员俸禄改革的主持。

自从拓跋珪开国,北魏政权各级官吏皆无俸禄,平日都要依赖贪污、掠夺和皇帝随意性的班赏来获取财富。这在北魏初建之时,作为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采取这种方式是不足为奇的。

但是,当北魏政权逐渐在中原地区确立统治地位,这种以掠夺为主的财富分配方式日益给北魏政治带来严重的问题。

随着战事的减少,战时掠夺的机会有限,各级官吏为了满足私欲,便毫无顾忌地盘剥、搜刮民脂民膏,从而导致北魏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政治统治的危机。

文成帝拓跋濬时期,就曾数次下诏禁贪,献文帝拓跋弘时期,也作了严格规定,并有人提出了给官吏班禄的建议,可惜并未能实施。

到了冯太后这里,太和八年(484年)六月,在冯太后的主持下,北魏仿效两汉魏晋旧制下达了“班俸禄”诏书。

规定在原来的户调之外,每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作为发放百官俸禄的来源。内外百官,皆以品秩高下确定其俸禄的等次。俸禄确定之后,再贪赃满一匹者,处死。

这是一个好事,虽然在原来户调之外,又增加的份额,但,这些是死的,不用担心时不时被人掠去辛苦攒起的财富。

但,有些民众转不过着弯来,目光短浅,看着比以前付出更多,便觉得不满。

而且,这项改革,也是挡了一些人的生财之道,引起了以淮南王拓跋他为代表的鲜卑贵族的反对,他奏求停行班禄,依旧断禄。

但冯太后铁腕执行,太和八年九月间,孝文帝的舅舅,时任秦益二州刺史的李洪之,因贪暴无度,被令在家自裁,地方官员坐赃处死者四十余人。经此整饬,北魏吏治大有改观,贪赃受贿者也大有收敛。

再来说说均田制。

太和九年(489年)十月,冯太后在大臣李安世的建议下,颁布了“均田令”。“均田令”是指国家对无主荒田以**的名义定时、按人口分授给农民。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33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