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之再造天朝 > 章节目录(2/3)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200806/

316.卢象升的济州行(二)(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2/3)

指导一下那些学徒,还是可以拿一份俸禄的。”

活少还有俸禄拿,怪不得周围的老汉一个个羡慕的紧。

“想来是老丈技术精湛船厂那边离不得了。”卢象升笑着奉承道。

胡贵贤谦虚的说道:“也就是一些祖传的手艺,加上活做得多一些有些经验。本来不想白占这个便宜的,但是船厂那边死活不同意,非要我挂一个技术顾问的头衔,说是让我发挥一下余热,不能把手艺埋没了。”

“你就嘚瑟吧,一年白得四十两银子,真要那么好拿,咋就不给我挂一个呢?”旁边的一个老头没好气的白了胡贵贤一眼。

“老子五十多年的手艺,值这个钱不是很正常的吗?”胡贵贤瞪了他一眼。

卢象升则被胡贵贤的年俸吓到了。胡贵贤看着普普通通的,没想到收入居然这么高,已经不比那些低级官员明面上的俸禄低了。

“老丈这俸禄,三年不到就可以再买一栋房子了啊。”卢象升感叹道。

胡贵贤摇摇头,“买不到了。当初我们的房子只要一百两,现在济州岛来的人太多了,房子供不应求,我们这里的房子起码可以卖两百两,还没有人愿意卖。而且这济州城的房子已经不是有钱就能够买到的了。”

“有钱还买不到房子吗?”卢象升不可思议的问道。

胡贵贤指了指那些房子,“这样的房子是专门卖给普通百姓的,有钱人是肯定不会买这样的房子的,他们有独栋的大房子可以买,或者干脆自己买地自己建。为了让后来的百姓们有房子可以买,官府规定一家只能买一栋。只有子女成年了,才能有买房子的资格。”

因为济州城的房子一直供不应求,而且百姓们越来越富裕,有些人就买房用来出租,造成房源进一步紧张,金州军不得不对房子进行限购,保证新来的普通百姓能够买到房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了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金州军不得不一边大量修建房屋,一边又采取限购的措施,堪堪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好在济州城的土地几乎都在金州军手里,房价高涨的同时建造成本又在逐渐下降,所以其中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而且房地产这个行业目前是金州军的垄断行业,其他人根本就插不上手,其中的暴利可想而知了。

想当初金州军拿下济州岛的时候,几乎没有花费什么成本。现在城市经营成功,不说收取的税金,光是地价的飞涨就让金州军收获了海量的钱粮,这也是金州军一直不用为银子发愁的原因之一。

百姓们在济州岛贷款买房,虽然收获了梦寐以求的房子,但是也背负了高额的房贷,使得他们只能更加努力的工作,尽快将欠款还清。

离开金州军是不敢想的,其他地方没有这么漂亮的房子给他们住,没有这么好的工作,也不能赚这么多的钱。更重要的是没有对他们这么好的官府,所以留下来为金州军的发展壮大添砖加瓦是他们必然的选择。

房子既是幸福生活的开始,也是捆绑住他们的牢笼。在金州军他们不再是别人的奴隶,但是却成为了房子的奴隶。

痛并快乐着,说的就是那些还背负着房贷的百姓们。

当然像胡贵贤这样的高收入家庭是比较幸福的,他们早早的脱离房贷的缚束,开始享受美好的生活,幸福指数高得很。

卢象升对金州军修房子卖的事情隐隐约约觉得其中的道道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但是以他现在的理解能力,只能大约明白了点金州军对土地增值的操作。

对于金州军充足的财政收入卢象升是非常羡慕的,这是金州军强大的基础。所以卢象升对于金州军为何能够赚这么多钱是非常好奇的,任何一个金州军的财源卢象升都会加以关注。显然通过与胡贵贤的交谈,卢象升明白了金州军在卖房子上似乎赚了不少。

因为与卢象升比较投缘,胡贵贤在棋局散了的时候邀请卢象升到他家里去做客。卢象升客套了几句后见胡贵贤真诚相邀,他也想多了解一些济州岛普通百姓的生活,便欣然应允了。

胡贵贤带着卢象升回家的时候,胡贵贤的老伴正在做饭,见家里来了客人,连忙过来招待,奉上了茶水和点心。

卢象升饶有兴致的看着胡贵贤家里的情况,不时露出一丝好奇的眼神。胡贵贤见状带着卢象升参观了自己的家,一点都没有避讳的样子。

金州军的强大与富庶同样影响到了普通百姓的心态,他们更加自信,更加乐于展示自己的生活,与别人分享自己努力的成果。

胡贵贤家一楼是客厅加自己的卧室、客房,二楼是儿子的住所,三楼则是小孙子的地盘。前院里种着几颗桃树和柿子树,树下摆放着几个石桌和石椅,闲暇时在树下喝喝茶必定别有一番趣味。

家里的摆设虽然算不上珍贵,但是也比较精致,各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从另一面展示着主人的财力。

这样的小楼比起豪门巨族的大宅院肯定是远远不如,但是对于胡贵贤一家来说则是他们的幸福天地,以能够拥有这样的房子而自豪。

想着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而且这样的家庭在济州岛比比皆是,卢象升心里对鲁若麟的佩服又上了一层。

卢象升敢肯定,在大明哪怕是盛世年景,普通百姓最多是饿不死,要想过上这样的日子是绝对不可能的。

“兴,百姓苦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316.卢象升的济州行(二)(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