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章 发展与重建(4/6)
看似是山寨的二把手,实则谁都看自己不上,也就是那个憨直的家伙从来没有对自己冷言冷语的。
往事不堪回首啊!
李儒和端木赐在欣赏着大火蔓延,同时安排人手前去开渠放水,准备灭火,省的一会儿大火烧到了他们朝歌城之中,或者波及到农田就不是那么的好了。
而就在他们在朝歌城的大捷的时候,雁门郡的大生产也终于开始了。
雁门郡遭受到这么大的灾难,今年的春耕那是怎么也来不及了,所以他们能够选择的就是多多的开垦土地,然后预备明年租借“朝廷”也就是夏侯元让他们准备好的种子,农具还有牛羊。
不过当他们着无数的百姓开始开垦的时候才发现,他们都聚集在这些城池之中,虽然距离河水很近,土地也足够肥沃,但是想要继续开垦荒地的话,或多或少还是差了不少。
这一发现让他们有些为难了,若是离开这里也不合适,因为其他城池先不说仍然荒芜,同样也有这个问题。
只不过其他城池没有任何他们这般的争抢,现在这些居住了百姓的城池也不过十余个而已,那百姓当然算不上多,可是当他们可以肆意开垦荒田和土地的时候,他们发现这土地是怎么也不够分了。
所以他们陷入了沉思和纠结之中,这么好的机会若是抓不住他们会造报应的,可是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应该如何才算是抓住。
而就在他们纠结无比的时候,雁门郡再次出现了变动,那就是夏侯元让从民间招募了十万士卒,每日耗费着数不清的粮草,将半个朝歌城的底蕴都弄出来的夏侯元让,直接让这十万大军开始了开渠!
春夏交接之际,他没有和其他的百姓一样,试着去开垦更多的农田,因为他知道这是来不及的事情,他若是去了那就是与民争利。
现在能够开垦的肥沃农田实在是有限,和西河郡不一样,这雁门郡的土地或多或少有些贫瘠。
所以夏侯元让带着麾下的新军,或者说麾下的屯田军直接开始趁着这个机会在雁门郡大范围的开渠引水,似乎完全不在乎随时都可能爆发的南北两个方向的大战。
此时的夏侯元让就像是一个一心扑在了农桑之事的父母官一样,和史禄,枣祗等人开始围绕着整个雁门郡不断的开渠挖水。
史禄不愧是对着雁门郡的水域有着诸多研究之人,在他的指挥下,夏侯元让首战告捷,在土地最为贫瘠的紫峰城直接开井百口,同时将地下暗河于百里之外的大河分支相连接。
一时间让这紫峰城的水域变得富饶了起来,同时在开渠之后将河水倒灌,解决了大部分土地缺水而导致的贫瘠,之后枣祗更是连续用数种土方法将这土地变得越发的肥沃了起来。
当然这些办法虽然很好用,就是容易让人呕吐。
不过不敢怎么说,之后有了一次成功的经历之后,夏侯元让和史禄枣祗等人的信心就充足多了,之后夏侯元让带着大军在前面一次次的开凿各路河流分支,将河水引流进入各个城池之中。
同时亲自下场清理水道,那作为雁门郡的第一大河长生河,可以说雁门郡半数河流都是他的分支。
这长生河之中有着无数的水妖,虽然它们的修为未必多么的强大,但是它们在长生河乃至于些许分支之中,都算得上是十分的一方霸主了。
夏侯元让靠着自己那筑基修为,还有一身的血勇从最简单的水妖开始,一路杀伐而去,他的鲜血,水妖的鲜血不知道染红了多少河流。
而托了夏侯元让的福气,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这雁门郡之中的农田便足足多出来了三成之多,其中近半的肥沃农田让百姓们不由的心生艳羡,因为他们知道这都是属于朝廷的农田。
他们什么都没有做,所以只能够干看着罢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夏侯元让再次发布了一条政令,一条和他们切实相关的政令。
“所有大军开垦出来的良田,百姓可以随意取用,但因大军劳作开渠所致,日后需再交一成收成于大军!”
这条政令一出,所有百姓都惊住了,本来租赁之事就是六成上交,如今再交一成的话那就是十税七了,这已经算得上是半个苛政了。
可是所有的百姓在听到了这条政令之后非但没有觉得不合适,甚至还争相恐后的往其他城池迁徙,反正他们有着足够的时间,今年的粮荒那是一定的了。
朝歌城送过来的粮食至少足够他们吃上大半年的,还有那些妖兽的肉干,也可以作为粮食,今年他们就是找到合适的地方,然后好生的安置下来就足够了。
而他们不觉得十税七有什么问题,最重要的是这都是完全的空手套白狼了。
从始至终他们几乎什么都没有付出,他们只需要将已经开垦好的肥沃的土地维护好,然后等待着耕种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下的十税七,并不是什么苛政。
而且这也只是第一年罢了。
另外,夏侯元让同时发布了命令,若是愿意一起开渠取水的话,也可以避免这种事情,也可以和之前一样不交那一成的收成。
对于很多百姓来说,甚至于对于很多还没有来得及,或者没有想好下山与否的百姓来说,这种事情无异于天上掉馅饼一样。
一时间,第二次百姓下山席卷了雁门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