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离骚》(3/3)
想了想,他打开聊天软件。
看向一个聊天群,聊天群的名字简单,可里面的人却不简单。
在这个群里的,都是文坛有名的人物。
他自己不善古文历史,可这群聊之中,却有不少善于古文解读的名家。
只是他刚刚打开,还没把自己的疑惑发出去,就见聊天群前所未有的热闹,新消息足有上百条。
什么情况?
曲宏邈有些奇怪。
群里没有什么年轻人,所以发言的人也不多,虽然足有数十人,可实际上好几天没有一条新消息也是正常的。
如今怎么突然有这么多人活跃了。
点开聊天群,正好有一条新的消息出现。
“诸位且看第一句,各位都在猜测这《离骚》所描述的是何人,其实在这第一句里,已经写明了。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如今鲜有人知,但早年有一极为小众的文字书写方式,各位恐怕不太了解。
这篇文章用的正是这种方式。
这句的意思是,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
看到这句话,各位想到了谁?”
看到这条消息,曲宏邈一愣。
伯庸……
很耳熟的名字。
过一会儿,他反应过来。
这莫不是邹原之父?
这文章,写的竟是邹原!
看到这里,曲宏邈表情严肃下来。
邹原此人,具体事迹,大多已不可考。
但大唐州有一个节日,就是因为邹原而传承下来的。
如今再看文章,确实其中不少都和邹原有关。
不过其中也有一些,是他没有听说过的。
或许是叶惊秋自行补全的。
又或者,是他调查过的。
不论如何,此时再看这篇文章,他的表情已经严肃了许多。
猜到这是写的邹原的人不少,很快,网络上已经传遍了这种说法。
随着谜底的揭开,无数人惊讶。
这文章虽然不是诗词,但也彰显了叶惊秋对历史的了解,还有文学的功底。
不过更多的人则是在好奇。
邹原此人,和叶惊秋所说的,到底有几分相似。
……
首发最新。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