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视察(1/2)
楚月和程凤二人也没见到季家主事人。
季日进说是身体抱恙,让一群小屁孩接待他们。
穿得花花绿绿的小屁孩在厅堂跑来跑去,眼里带着好奇与敌视,偶尔过来推搡拉扯二人。
一个粉雕玉琢的孩子好像是孩子头,周围聚了七八个小孩,嘀嘀咕咕地说些什么。程凤听到“乞丐”、“花瓶”等字眼。
“走吧。”
程凤知道再呆下去意义不大,便与楚月离开季家大宅。
二人走在朱雀大道上,太阳西斜,将二人的影子拉出很长。两边的宅子高门紧闭,石狮貔貅蹲踞在门两边。远处有一点虫鸣,传唱着秋日的寂寥。
他们奔波了一天,灰头土脸,满身血污,显得很是狼狈,与静谧奢华的环境格格不入。
“我很抱歉。”
“没什么好抱歉的,我在向上钻营而已。”
程凤随手扯了扯郡主的马尾,就像以前在公司安抚做错事的后辈小女生那样。
楚月不耐烦地甩了甩头。
“带我看看王爷在北市的资产吧。”
朱雀城纵十八道,横十六道,分为一百二十六坊。坊大多是居住区,每个坊分四个区,每个区最多住一千来人。也有坊做商业用途,是特定行业的经营地,比如酒坊,食坊等。
外城除了坊,还有三个市集。东市,西市,以及南大道区。南大道区规模最大,囊括中轴线南大道和西侧三街和东侧三街。
程凤的家、程记钱庄就在东三街的妙井坊。他讹来的几十间铺子大多在东西三街和商业坊,都不是太好的地段。
沿南大道朝北走到底,就是内城唯一城门朱雀门。内城的布局与外城大同小异,也分坊市集市,最中央是郡守官府、朱雀湖以及内城的市集北市。
二人就在北市转悠。北市店铺的格调较外城高许多,大多卖古董书画、珍奇宝石、绫罗绸缎等奢侈品,还有店铺被皇宫定为御用品的供应商店。
平清王的产业在北市东侧。
来到二层的店面门前,程凤抬头,看到牌匾上“清平宝饰”四个字,旁边还挂着“御用”的字牌。
城外动乱,今天朱雀城几乎全部店铺都闭店歇业。楚月拿钥匙开门,一边说:“楚南地区盛产宝石矿石。父亲弄来了一纸开采文书,开采翡翠玉石矿。翡翠从开采、切割、雕刻、出售都是平清王府的人一手包办。”
“在这落魄的几年,他做得最认真的事就是经营这间铺子,从籍籍无名做到皇宫御用玉器。他一个王爷行商贾之事也不觉得丢份,我还觉得他做得挺开心的。”
楚月拉开门帘,铺子的全貌展现在程凤眼前。
这家“清平宝饰”有两层。东西两侧都开了一门,以镂空雕花沉香木做门。
“父亲说翡翠通透无暇,要展现翡翠的品质,采光一定要好。”
楚月首先迈入门,如数家珍。
“店中竖立木台,罩玻璃罩,客人可以随意观赏玉石。”
“父亲设计了“清平宝饰”的标识,图像是以银月抱翡翠......”
“每个月会举行赏玉会,在二楼举行,平常二楼只对熟客豪客开放......”
“那个标识,银月抱翡翠那个,可以给我看看吗?”程凤打断楚月的话,眼睛里闪闪发光。
“噢,可以。父亲用这个图案雕了一块玉佩。”
程凤从楚月手中接过玉佩。玉佩左侧雕半月,半月中间斜斜地嵌着一块无事牌。
“你们铺子的包装盒给我。”
“包装盒?”
“就是玉器卖出去时的容器。”
程凤从楚月手里接过一只古色古香的沉香盒子,看到盒子下方小小的半月无事牌,满意地点点头。
“有和别的铺子做过商业合作吗?”
“商业合作?”
“嗯,比如定制一套带着店铺标识的玉杯,让陶春居一类的高档酒楼试用。”
“没有......”
“你们是如何推销品牌的?依靠王爷的身份,小圈子里流行?”
“啊......嗯......还是有一些不敌视平清王府的人,父亲就在饭桌上,给他们......嗯,推销......”
“高端定制路线吗?你们一个月的流水有多少?”
“......利润吗?包括皇宫采购的御用品......一年两三万两吧......”
“嗯,有皇宫采购的出售途径,即使是走高端路线,销货能力也是可以保障。”
“但还是有些局限了。王爷大可以再建立子品牌,走轻奢路线,走亲民路线,面向不同的人群。”
“高端品牌的经营方式也有改善的空间。品控是一方面,营销也很重要,具体来说,就是要保持“清平宝饰”的神秘感和格调。王爷的赏玉会的想法很好!只是办的规模还要加大。这个规模加大,不是说人数,而是门槛......”
楚月愣愣地看着在店里来回踱步,高谈阔论的程凤,突然觉得心里有点发慌。
就像接待投资基金视察人员的迎宾小妹那样惶恐。
......
“王爷,他去看完“点墨苑”了。”点墨苑是王爷名下的文房四宝店。
“他怎么说?”
“他说经营得很好。尤其是那次免费分发笔墨纸砚给贫寒士子,既推销了品牌,也传递了重视文化教育的政策方针......”
“等等。政策方针......”楚关山写下了那四个字。“是这四个字没错吧?”
“大概是的。你最好再问问他。”
“我会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