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车悬之阵(4/5)
琴棋书画乃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称“文人四友”。刘健对自己的画技颇为自信,除了刚才那点疏忽之外,其他地方断然是不会画错的。/p
得到陈文祺肯定的答复,刘健大喜,自己只是来看看陈文祺,哪知有此意外的收获,真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p
当下不由分说,拉住陈文祺就往外走。将出牢门,却被狱卒拦住:/p
“刘大人,没有皇上的旨意,小的不敢放行,还请大人海涵”。/p
刘健立时省悟,自己喜昏了头,竟将这规矩都忘了。连忙放开陈文祺,说了一句“文祺你等着,老夫去去就来”,说完不顾老迈年高,飞跑而去。/p
刘健也不管徽庄王朱见沛他们在兵部如何,径往紫禁城奔去。进了皇宫,问明皇上此时正在御书房阅看奏章,便来到御书房外,高声喊道:/p
“臣刘健有急事觐见皇上。”/p
话一落音,御书房便传来朱佑樘的声音:“刘先生请进来吧。”/p
来不及山呼万岁,刘健急切地说道:“皇上,鞑靼之阵有人能识。”/p
“嗳?谁人能识?请快讲来。”朱佑樘眼睛一亮,紧锁的眉头一下子松开,急忙问道。/p
“陈文祺,新科状元陈文祺。”/p
“他?”朱佑樘的笑容瞬间凝固,眼神又黯淡下来。/p
刘健知道皇上和自己一样不敢相信,顾不得卖关子,就把刚才牢中的情形向朱佑樘说了一遍。/p
朱佑樘一听,龙颜大悦。突然想起什么,朝御书房门外喊道:“来人。”/p
门外迅速进来一名锦衣卫校尉,躬身应道:“皇上。”/p
“快去护卫校场向徽庄王传朕的旨意,立即停止与阿巴海的接触,等候圣驾。”/p
“遵旨。”/p
“来人,给刘先生端座、上茶。”朱佑樘见刘健气喘如牛,忙叫他坐下歇息。/p
待刘健坐定之后,朱佑樘向书房外说道:“传牟斌带陈文祺御书房见朕。”/p
“遵旨。”/p
朱佑樘这才松了口气,端起面前的茶盅,浅啜了一口清茶。/p
原来此前,候在刘大夏、项忠府上的校尉先后回报,刘、项二位大人均不识那阵。徽庄王朱见沛无法,只好差人向皇帝禀报,既然朝中无一人能识,这阵十有八九是子虚乌有,决意向阿巴海摊牌。此刻他们一行可能已到校场。故此朱佑樘紧急传旨,以免闹出笑话,有损天朝威名。/p
不多久,牟斌已将陈文祺带到御书房。陈文祺参见皇上之后,朱佑樘来不及多说,简单问了陈文祺阵法的事情,确信他有十成把握之后,便命起驾护卫校场,亲自带领陈文祺等人前去识阵,以免沿途多有耽搁。/p
徽庄王朱见沛带领一干人等,刚到护卫校场,正待斥责阿巴海假借阵型向朝廷发难,忽然接到圣旨,不知发生了何事,只好隐忍不发,任由阿巴海冷嘲热讽,坐等圣驾到来。/p
不一刻,一阵鼓乐声由远及近,圣驾来到护卫校场。众人匍匐在地,山呼万岁。阿巴海依旧躬身迎驾,并不下跪。/p
早有锦衣卫校尉摆好龙案,朱佑樘坐定之后,众官再次上前见礼。/p
朱见沛坐在朱佑樘下首,抱拳问道:“皇上驾临,有何旨意。”/p
朱佑樘从容一笑,说道:“朕给皇叔带来识阵之人,顺便也来瞧瞧热闹。”/p
“识阵之人?谁?”朱见沛既惊且喜,急忙问道。眼睛在与皇帝同来的一干人中梭巡了一遍,似乎都不像是能够识阵的“高人”。/p
陈文祺不等皇上说话,走到朱见沛面前:“臣陈文祺参见王爷。”/p
“是你?”朱见沛与马文升等人大感意外,他们不看陈文祺,而是齐齐望向朱佑樘,那意思明显是,“果真是他”?/p
新科武魁尹维更是惊诧万分,他?不是被打入诏狱了吗?让一个文弱书生来破阵?皇上莫不是病急乱投医了吧?/p
“正是微臣。”陈文祺气定神闲。说完转向阿巴海、阿尔木扬声问道:“请问哪位是阿巴海特使?”/p
阿巴海被问,不得不答道:“本使就是。不知尊驾何人?官居何职?”/p
陈文祺朝阿巴海遥遥一抱拳,说道:“在下姓陈名文祺,无官无职。”/p
“既然无官无职,跑到这儿来干什么?”阿巴海鄙夷道。/p
陈文祺不卑不亢地答道:“这里是大明的王土,在下身为大明的子民,如何不能来?我倒想问贵使,您又到这儿来干什么?”/p
阿巴海不料他能言善辩,被他反问,竟是一愣,半天才说道:/p
“本使自然是呈贡来了。”/p
“既是呈贡,便应遵照大明礼仪,去有关衙门交割贡品,缘何来此校场?”陈文祺装作不知。/p
阿巴海一时语塞,遂恼羞成怒,转向朱佑樘说道:“皇上,官家的事情,让一个布衣百姓来掺和,恐怕不大妥当吧?”/p
朱佑樘冷冷一笑,说道:“前如阿巴海使臣所言,你这三千人马,放下刀枪就是布衣百姓。难道贵国的百姓能参与其事,我大明的百姓反而不能‘掺和’了?”/p
阿巴海强辩道:“皇上,本使臣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是说天朝这许多文武大臣难道还不及一个普通百姓?”/p
“阿巴海使臣有所不知,此人是不久前朝廷遴选的新科文状元,不是普通百姓。既然贵使坚持要朝中大臣识阵,朕就满足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