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章(3/4)
“那就收拾了这三家,让他们还钱,也起一个带头作用吧。还有,银子是国库借出去的,如今在钱庄借银子还要利息呢,朕也不多要他们的,就照着钱庄一半的利钱要吧,那三家就免了,他们毕竟是为太上皇尽忠。”
苏公公低下头,心中腹诽,皇上这是怕太上皇插手卖太上皇一个好吧?只是这句话在心内一闪,苏公公就赶紧掐去,然后恭敬地退下。
皇上打算从王子腾开始,因为王子腾是贾王两家官做得最大的,而且王家的女儿嫁进了贾家,他觉得王子腾能带好这个头。所以王子腾才升官,就收到了暗示,皇上是打算培养他做内阁的。
内阁是什么?相当于宰相啊。
王子腾心顿时心痒痒的。只是给他通风报信的苏公公却不说了。
王子腾心中明白,拿了张银票塞给他。
苏公公眼角的余光瞄了一眼,满意的点头,低声道:“只是皇上才提出来,忠顺王就说,说为官作宰的人莫不是一心为百姓着想,毕竟内阁大臣可是统筹全天下百姓利益的,可您账上还欠着国库的银子,自己却过着,那什么,王大人,这可是忠顺王说的,和咱家可没关系。忠顺王的意思是您还没达到内阁大臣的要求。您也知道,皇上向来看重忠顺王,所以他这么一提,皇上纵然喜欢您的才华,却也……”
王子腾大脑快速的转动起来,要不是苏公公提,他早忘了自家欠国库银子的事了。皇上是真的有意让自己加入内阁,还是只是以此为借口诳自己还债?若是真的,一百万两虽然艰难,但慢慢还掉也不是不可能,可若是假的,王子腾沉思,只怕这要还债的却不是自己一人,这样一来,朝中必定掀起轩然大波,自己从大流就是,只怕皇上想要收回那些钱怕是难上加难。对那位未必就不是一个机会。
王子腾不动声色的打发苏公公,就开始观望起来。
皇上见状冷哼一声,也只与平常一样,并没有提及国库还钱的事。反而是邬内阁年纪打了要告老还乡,皇上极力挽留,让邬内阁过几年再走。
本来邬内阁也心动不已,只是家中只有一个独子,独子也只有一个独子,他们邬家可经不起折腾,如今局势越发严峻,他还是告老还乡带着儿子和孙子回家比较好。等过个十年八年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他的孙子自然可以再通过科举入仕。
他们邬家若是因此而栽在京城,那才怨哪。
邬内阁也是太上皇留下的人,他走,皇上自然开心,因为那就意味着他可以光明正大的换上自己的人了,加上原有的一个,四位内阁,如今就会有两个是他的人。
只是为了表示尊重,皇上这才再三挽留,听邬内阁坚决请辞的声音,皇上心中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怕邬内阁顺手推舟就给应下了。推辞,果然不是人干的活。
王子腾的心却火热起来,这次走了个邬内阁,那过几年其他两位内阁会不会也换掉?到那时他不就刚任完这边,正是升职的时候吗?难道皇上是真的打算让他入内阁?
人都是自恋的,更何况一向自信的王子腾。所以胡思乱想没多久,他就越发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王子腾回到家里拿出账本算了算。一百万两,王家还是凑得出来的,可要是那样一来,家里就过得有些艰难了。
而且变卖的东西也会大大的缩水,他会心疼的。
毕竟谁家里会放着一百万两的现银?除了二十多万两的银子(包括放在钱庄里的),剩下的都是各种物件和田地庄子铺子的估价。
王子腾顿时有些不舍,又拿出当年王子飞交给他的盐场。看了一眼,心中微叹。其实这些年要不是有这个盐场,他的官路也未必就走的这么顺。
升官发财,但在发财之前是要去财的。
家里面的银子他不想动用,就用了盐场的出息,供应他倒也绰绰有余,不知道他现在若是将这盐场买了能换多少钱。
虽然不舍得,但入了内阁再筹谋这些就是了。
王子腾将盒子合上,将三个庄子从预算中划去,这样的话,家里就能多留下三个庄子。
他打算和两个妹妹再借一些,怎么也要少动用一些家里的银子。王家的人在江南的时候就养成了大手花钱的习惯,如今回到京城是不可能改过来的,就算是王子腾,少年之后就随父亲住到京城来但也没改了那个习惯。
所以王家不能没有钱。
王夫人的钱不多,但大哥就是她的靠山,她不想得罪大哥,实在是平时都是她让大哥帮忙,她从没帮过大哥。她怕这次要是不答应王子腾翻脸以后她在贾家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所以王夫人只好将主意打到公库里去。
凤姐儿并不知道这些事。而且王夫人也常使唤人到库房里去找东西。
探春和李纨早在过年前就将中馈交给凤姐儿去管了,所以如今对这些事自然也不关注。
所以王夫人从公库里带走东西家里的人并不怀疑,她的钱有倒是有,但那都是她给自己留下的养老钱,所以她是不会动用的。
而贾府账房,大额的支出是要写明理由和经手人的。王夫人一时之间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只好不要大额的支出,就拿了自己能提的最多的钱。
她打算用东西补上。
而薛姨妈那边就要方便得多,儿子薛蟠年前刚回来,他是不会管自家母亲用钱的。而宝钗和薛姨妈都认为这是一个拉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