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只有叛将,才懂叛将(求全订)(2/2)
大名鼎鼎的吴起是卫国人,但是因为性格扭曲,杀了曾经嘲笑他的乡邻,然后想要去拜孔子门下儒生曾申为徒,学习儒术,并且对母亲发誓“不当卿相,决不回卫。”/p
于是在母亲去世的时候,吴起感觉自己没有学成,无颜愧对母亲,便没有回家发丧守孝,这件事情被曾申认为其不仁不义,将其逐出儒门,同时这件事情在卫国穿的风风雨雨,最后卫国无吴起立锥之地,才会前往鲁国,并且做出了杀妻证道这种可怕的举动。/p
吴起的这种叛,悲剧就在于被这种小范围的道德框架限制了,在加上他性格的极端造成的悲剧。/p
但是却反映了在春秋战国时期,道德指责的杀伤力之大,所以叛国这种事情,若非真的被逼到走投无路了,没有那个将军愿意连累家族连祖祠灵堂都入不了。/p
陡河匪的位置位于燕国南方的一处密林当中,因为未曾开发过,周围又多是沼泽地,靠近一条地下河,陡河。/p
易守难攻所以一直都是燕国齐国两国群盗的聚集之处,经过这些群盗的百年开发,陡河也被发展成了一座小型城市的样子。/p
这里聚集的大量来自各个国家的盗匪恶霸,为燕齐两国祸患,但是因为齐国边境饶安有重兵把守,陡河匪重点騒扰对象还是燕国,陡河上游就是唐山区域,在往上就是燕国上都蓟城。/p
陡河匪不敢去骚扰蓟城,所以就经常骚扰唐山附近的村庄,唐山附近因为有大量的矿产,一直是燕国矿石的主要来源,但是又距离蓟城太近,燕国不愿意分兵把守,就放任陡河匪骚扰,直到忍无可忍的时候才会出兵讨伐。/p
但是每次讨伐,燕国都算是‘惨胜’,因为陡河的地理位置太优越了,而且那些陡河匪见大军来就会逃入山林中,让燕军扑一个空,久而久之,燕国也就更加容忍了。/p
直到臧荼当上蓟城的护城将军,多次出兵攻伐陡河匪,最终将其攻克平灭。/p
但是就当臧荼准备一展宏图向燕王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的时候,坑爹的太子丹就弄了个作死的荆轲刺秦计划,结果引来了王翦的大军。/p
臧荼在率军拼死抵抗王翦大军的时候,转头却发现自己拼死保护的燕王和太子已经东渡逃到辽阳了,看透了燕国灭亡是难以挽回的局面,悲愤之余率领部众出蓟城逃入陡河。/p
就此占山为王,同时也聚拢收容了燕国的难民,将陡河经营的井井有条,等待时机。/p
相对于仇恨秦国,臧荼更加仇恨燕子丹,离开了燕国才觉得,燕国落入这样城灭民亡的局面,应该算是他一手促成,本来秦燕两国的连纵之情,被他那个愚蠢的计划彻底打破,不但让自己丢了性命,还连累燕国百万军民罹难。/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