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墨家(1/2)
却说,在那七日内,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这件事是有关墨家的。/p
那是与骑劫饮过酒的次日,骑劫离去,姬复与乐毅也将扰齐方略安排好后,乐毅请姬复道他的大帐,并挥退了左右。/p
姬复看他这么谨慎,心中一紧。/p
请姬复坐定后,乐毅看起来很是严肃,最后开口道:“太子,臣恐即墨是难以攻下了。”/p
“将军此话怎讲,我们不是已经定下策略兵不血刃的得到即墨吗?”/p
“这即墨城粮食充足再加上田单手下的那些勇猛剑士,太子难道不奇怪吗?”/p
“这……,当然奇怪!”姬复心说当年看太史公的田单列传就看的一脸懵逼,被困了几年,居然还有牛千余头,还有力气再战……这哪有一点被困之城的感觉。/p
“上将军有何发现?”姬复问道。/p
“太子可把你的佩剑让我一观?”乐毅撇了一眼姬复腰间的长剑。/p
姬复也不做犹豫,站起身来,将剑拔出,递给乐毅。/p
乐毅恭敬的接过剑,仔细端详良久,然后抽出自己的剑,用力相击数次……结果…………都完好无损!/p
乐毅将剑还给姬复,剑归于鞘。两人重新相对而坐。/p
乐毅看着若有所思的姬复,问道:“公子可是看明白了?”/p
“上将军,是说……硬度?韧性?”/p
“太子聪慧!却是如此。”/p
“上将军是说……这剑的来历有古怪?”/p
“不错,太子可否告知剑的来历。”/p
姬复纠结了一会儿,说到:“上将军休怪,此剑乃一友人所赠,故而……”/p
“太子既有难言之隐,臣也就不再多问。”/p
“这剑端的是何来历?”/p
“此剑长度如此,然竟丝毫不易折断,此种神工,恐只有越者巧匠方可铸成?”/p
“越人?楚人!”/p
“却有可能!”/p
“你是说楚人也有插手?”姬复心中一动……这即墨的水有些深啊!/p
“不排除这种可能?只是还有另外一种更大的可能。”/p
“什么?”/p
“墨家!”/p
“墨家?”姬复心中剧震,惊诧不已……怎么连墨家都扯出来了?/p
“太子可知这墨家?”/p
“墨子,墨翟?”/p
“不错,正是墨翟所创之墨家。”/p
姬复这墨家只是一知半解,听过许多关于它的神奇之处。如今听到乐毅提起,于是问道:“不知上将军可否详为讲解一下?”/p
乐毅的声音响起:“这墨家,自墨翟创立以来,以“兼爱”、“非攻”思想闻名于当世,他几次旧弱国于危难,最有名的一次就是救助宋国:他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三百名精壮弟子,帮助宋国守城;墨子自己则从鲁地急急忙忙,日夜兼行,十天后到达楚的国都郢。到郢都后,他说服了楚王并在攻守的演练中战胜了公输般,最终使得楚王停止了攻宋。成功组织了那场战争。”/p
听了墨子的作为姬复也是大为钦佩,但还是急切的问道:“墨子之后呢?”/p
“墨子之后,本应是其大弟子禽滑厘接任墨家所谓的‘巨子’,主持事务,但不知墨家发生何种变故,以致墨家三分。”/p
“三分?”/p
“不错,三分。墨子死后,墨家学分化为相里氏之墨,邓陵氏之墨,相夫氏之墨。其中,相里氏之墨西进入秦,邓陵氏之墨根基于楚,而相夫氏之墨则东如于齐。”/p
“入齐?何处?”/p
“墨家做事想来隐秘,自分化后的百年来,秦、楚皆曾有墨家出世显形,唯独这齐墨,却是了无痕迹,人莫知其所踪。”/p
“上将军的意思是……”/p
“有可能是齐墨要出世!”/p
“上将军是怀疑那些田单私军其实是墨家弟子?”/p
“不错!”乐毅深以为然。/p
“为何上将军只凭剑和那些齐国勇士就怀疑是墨家?”/p
“虽不知墨家之技,但墨子曾与能匠公输般进行攻守对抗,还能胜出,可以知道墨家在制器方面也是不可等闲视之的,经过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如今已未可知!与剑士相结合,不难发现墨家的蛛丝马迹。”/p
姬复听了,深以为然,想了想,姬复问道:“仁化之策不可行?”/p
“粮草但在,思降者鲜;剑士但在,其志必坚!”/p
“攻之可下否?”/p
“可下,但我军必损失惨重,恐为他国所乘!”/p
“墨家剑士如此可怕?”/p
“墨家之士,赴火蹈刃,死不旋踵。”/p
姬复听到这句话,感觉十分的耳熟,仔细想了一下,琴雨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姬复心中一震。/p
若是琴雨是墨家中人,那么……/p
将这些杂念放下,姬复努力思考着事情的脉络。/p
“剑士一说,复已明白,只是其粮食何来,上将军可知?”/p
“即墨东临大海,三面皆山,应该自海上而来。”/p
“东面可有山?”/p
“山地纵横?”/p
“如何过来?”/p
“或有隐蔽小路,河谷纵横,可从水路而来。”/p
“上将军确定吗?”/p
“臣只能想到此处,或有不及。”/p
“若果如将军所想,则我燕国又多一大敌!”/p
乐毅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p
“上将军可有办法破此僵局?”/p
“为今之际,方法有二:一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