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交锋与联姻(1/2)
“这次赵国来得是哪位?”姬复问道。/p
“平原君赵胜。”/p
姬复心道,果然!/p
“那父王与他周旋就要多加小心了,这个人听说不好对付。”/p
“这个为父心里有数。”/p
“那儿臣先行告辞。”/p
“去吧。”/p
……几日前,赵国邯郸,王宫。/p
赵王正在朝会。/p
廉颇出列道:“王上,近来斥候来报,燕国欲练新兵十五万,国内兵马聚集,似有与我为敌之意,如何对待,还请大王定夺。”/p
赵王听了也没什么表情,似乎早就知道这个消息。/p
“众爱卿有何看法?”赵何扫视群臣。/p
只见平原君出列道:“臣以为,我们应当对燕王的这一举动要一说法,燕赵两国紧邻,而燕国贸然征兵,其中道理,耐人寻味,不若由臣亲自去一趟燕国,打消他的念头。”/p
“平原君说的有理,需要王上派特使前去了解详情,以燕国之家底,养着这么多人军队,实在是劳民伤财,有违农时,当劝燕王以宽仁为先,不要作齐湣王第二。”一人接话道,却是刚刚因立下‘完璧归赵’大功而被赵王赏识封为上大夫的蔺相如。/p
“若是燕王不许呢?”赵何问道。/p
“其实,燕国骤然增兵,其实力与我赵国相比也还差距良多,燕国跟我们结盟共进退,有利于我们与秦国抗衡增加实力;若是其已经威胁到我赵国,不可控,那我们只需要与秦国缓和关系即可,将这个不安分的邻居孤立起来,他自然就知道怎么做了!”蔺相如接着道。/p
“臣请增兵燕赵边境!”廉颇出列道。/p
“可!兵三万!”赵王道,“命平原君为特使,即刻使燕!”/p
“臣领命。”廉颇和赵胜回道。/p
画面回道现在,燕昭王探明了赵胜的来意以后并没有急着见他,而是想要等姬复回来以后再作定夺,已经晾了他两天了。/p
现在知道了姬复的想法,也考虑到燕国目前的实力,却是不易与赵国决裂……马上派人前去通知赵胜,明日朝堂接见他。/p
次日,蓟城王宫,朴素中透露着大气,朝臣分列两边站立,姬复也老老实实的站着。/p
“宣赵国特使觐见。”/p
不一会儿,就见一个年轻的公子快步走上来,对燕昭王行礼:“外臣参见燕王!”/p
“平原君无需多礼,请。”/p
“不知贵国国君派公子前来何事?”燕昭王故作不知。/p
“我王听闻大王要扩军十五万,为大王虑,以为不可,徒然劳民,精壮离家,不利农时!”/p
“哦,那不知赵王以为我应当如何?”/p
“放民归田,免受妻离子散之痛,则王上之仁义必遍布四海。”/p
“若是我不同意呢?”/p
“那王上就是要学那暴齐,人人得而诛之。”赵胜不卑不亢的说到。/p
燕昭王面上一沉:“你威胁我!”/p
“外臣不敢,外臣是为王上考虑。”/p
“来人,将他拿下!”/p
“父王不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姬复看居然每人配合,于是亲自出列道。/p
“哼,我廉颇将军已经领兵三万增援我赵国边境,若是我有什么闪失,小心你蓟城重陷战火!”赵胜怡然不惧。/p
燕昭王默然不语,挥手让军士退下。/p
好一会儿,他才道:“确如赵王所说这兵确实不该招,不若全部……”/p
“父王!”姬复不满的大声的说到。/p
“这,我已经答应太子了,公子你看……”/p
“国事自然以大局为重,不可因小失大啊,大王。”赵胜若有所指的说到。/p
“特使,我敬你贤明传之四方,为你求情,你这岂不是恩将仇报。且不说我燕国国事与尔何干,本公子贵为太子,已经获得编练新军的许可,岂能因为你的只言片语就全部废弃。廉颇要来便来,我十五万大军还怕他不成!”姬复悲愤的说到,“大不了同归于尽!”/p
赵胜看着这个愣头青似的燕国太子,心中一阵不安的跳动,他当然没想着和燕国鱼死网破,只不过想要以势压人罢了。/p
这个时候就怕这种不顾大局,只认死理之人……试想,若是空城计(不论真假)诸葛亮遇到的不是司马懿而是随意的一个甲乙丙丁的直性子将领,诸葛孔明恐怕当时就不亮了。/p
“太子,不得无礼,退下!”燕昭王对着姬复喝到,又看向赵胜,道:“公子,你看可否让我儿留些兵马,毕竟我已经许过他了。”/p
赵胜知道,这也许是父子两人在演双簧,但他还要装作不知,将这个局揭破就意味着要撕破脸皮,赵国目前还不想这么做,毕竟两国已经合作出默契了,他已经得了赵王嘱托,七万以内就可接受。/p
“不知大王准备为太子留兵几何?”赵胜试探着问。/p
“太子在齐地招的兵已经给了别人许诺,也相处出感情了,就全部让太子统领好了”燕昭王开口说到。/p
看到赵胜面上一紧,燕昭王接着说:“至于我在燕国内招的兵,就全部散去好了,不知公子以为如何?”/p
“父王!”姬复不满的叫到。燕昭王看了他一眼,不作理会。/p
赵胜心中大喜,他当然知道齐地的兵不过四万余人,直接开口道:“当真?”/p
“当真!”/p
“好,我代我王同意了!”/p
“公子爽快!”燕昭王赞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