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卫清庆宜释前嫌(1/2)
安庆宜突然反应过来“来人呐,史副使醉了,还不扶他下去。”/p
“殿下,臣没有喝醉,当年女侯离开之后殿下整日心不在焉,寻了许久才得知女侯下落,还为此伤心了许久,殿下一番痴心,如今两国交好,正是成全殿下的机会呀!”史副使说着还拿袖子抹了抹眼睛,好像真有眼泪似的。/p
卫清心中暗想,怪道今日一直围着我打转,原来目的在这。/p
杨峥拍了拍卫清问道“到底怎么回事?”/p
卫清冷笑道“那副使是先太子的人。”/p
杨峥一听明白了过来,燕国先太子在军中多年,甚得军心,卫清斩杀了先太子,安庆宜又成了太子,二人若是成婚,大唐失一大将,安庆宜在燕国也不好过,先太子遗孤便有了机会。/p
那厢安庆宜向李昭行礼道“陛下明鉴,是史副使误会了,孤与女侯并非爱慕之情,请陛下恕罪。”/p
卫清看不清李昭面色,只听他道“卫清,你来解释清楚。”话语里有说不出的阴沉。/p
卫清心里一沉,起身行礼道“圣人,臣当初装作剑舞伶人入单于府,识得太子殿下,虽二人身份有别然相交甚欢,曾戏言,有朝一日他若为帝使我为左相,谁知后来殿下果真成了太子,说来是臣失信,一开始便骗了殿下。”/p
卫清说着向安庆宜行礼道“卫清鲁莽,有负殿下看重。”/p
安庆宜忙回礼道“女侯言重,两国交战,多有迫不得已之处,说来,孤也有对不住女侯之处。”/p
李昭笑道“既是如此,此事翻过不必再提。”/p
二人忙行礼谢罪,各归其位。此事一出,接下来的宴会,卫清一直恹恹地没了兴趣。/p
宴散后,李昭召卫清进了紫宸殿,卫清进了紫宸殿立在底下一言不发,李昭看着她也不说话。/p
过了好一会儿,文宝来报“圣人,杨太尉在望仙门外等着女侯呢,遣了杨都督过来寻女侯,正在门外侯着呢。”/p
李昭看了看卫清道“你走吧,记得你是大唐的宣平侯,别与燕太子走得太近。”/p
“唯。”卫清行礼退下。/p
杨峥皱着眉立在廊下,一见卫清出来马上舒开眉头迎了上去,“没事吧?”/p
卫清摇了摇头,兄妹二人并肩往宫外走。/p
杨峥问道“那燕太子为人如何?”/p
卫清想了想道“我当初以一伶人身份与他相识,他不曾轻视,以诚相待,不在乎我是女子,请我去做他的幕僚。我没有跟他打招呼便离开了,他也不曾生气,只是尽力去寻我。”/p
卫清说着轻叹一声“若非如此,我的身份也不至于暴露。可惜了,若是太平盛世,他必定是一明君。”/p
“可惜什么?”/p
“先太子一脉怕是不能消停,他虽善谋可终归不是那等心狠之人。”/p
杨峥道“你们果真没有男女之情?”/p
卫清扯了扯嘴角道“大哥,爱慕一人是什么感觉我不清楚,可是不爱慕,我是清楚的很。我们二人没那层意思。”/p
二人到了宫门,见除了英国公还有燕使团一行人,卫清向英国公行过礼,待英国公离开朝燕使团走去。/p
安庆宜见卫清过来,迎了上去,二人见礼,安庆宜道“今日之事,我并不知情,万望女侯见谅。”/p
二人背对使团,卫清问道“那人可是先太子的人?”/p
安庆宜道“史副使是他舅父,也是他岳父。”/p
卫清又问道“怪不得如此眼熟。那打铁的铺子是你的?可是暴露了?”/p
“是,燕国总得乱一场,我本打算以此作为据点能在暗中与你联系,得你的助力。谁知墨阳剑还没送到你手上,就被他们发现了。”/p
“你倒是不怕我趁机禀明圣人,吞了你们。”/p
安庆宜摇了摇头笑道“你不是这种人。”/p
“你就这么信我?”/p
“你说过给我做左相的。要不要考虑一下,过来帮我。”/p
二人相视一笑,皆知此事断无可能。/p
安庆宜道“说来也奇,你我相识虽久,可正经说来也不过是相处了几天,我却没由来地信你,也算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呐。”/p
卫清笑道“你自居俞伯牙,我可不敢把自己比作钟子期……待两边谈判结束,你随我去趟五里村吧,去,看看锦绣姐姐。”/p
“应该的,战场的事战场解决,终归是我牵扯到她。”/p
卫清行礼道“殿下,卫清告辞了。”安庆宜回礼。/p
二人分开,各自上了马车,卫清经过史副使时低声道“史副使怕是忘了,你们,是战败国,别太嚣张。”/p
史副使颔首低眉道“女侯慢走。”/p
卫清走到宣平侯府的马车旁,天冬捧着定北问道“女侯,这剑……”/p
卫清拿出定北道“故人相赠,自然得用,这盒子你自行处置吧。”/p
卫清走后,李昭坐在案前,食指有节奏敲击着。/p
他突然站起身叫了文生“去,去跟着宣平侯,看看她做了什么。”/p
文生应下离开,文宝端来杯茶道“圣人喝杯茶,消消气,女侯虽与燕太子是旧识,可奴看着二人眼神清明,不似有鬼。”/p
李昭喝了茶走进书房等着文生,等了两炷香的时间,才听到外间有人窃窃私语。/p
李昭立刻起身出去,文宝文生见他出来立即跪在地上,李昭没顾得上让他们起身问道“如何?”/p
文生偷偷看着文宝“这……”/p<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