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历史小说 > 女相 > 章节目录(2/3)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27252/

第42章 南中(2/3)

让他们知道朝廷里头能做正事儿的人是谁,太子下去办事的时候,也不会遇到阴奉阳违的人了,于是稍微消停了一些,一时之间太子辅政,朝廷里头分外的和谐。

只是这种和谐,是建立在无数的献血上的,如果太子也有老皇帝的手段,能够弹压住这些朝臣,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太子母妃出身低微,自己尚且年幼,即使老皇帝的心腹,对这位太子都报以怀疑的态度,更别说其他人了。

比起太子来,在这场风波之中,朱成皓也是得到了莫大的好处,即使背负着侩子手的罪名,但能够潜移默化的将京都慢慢控制在手中,却是怎么都换不来的便利。有老皇帝愿意替他背负大部分罪名,朱成皓怎么能不趁机渗透自己的势力。

疯狂的血腥过后,老皇帝终于也意识到,继续杀下去的话,不但会惹了众怒,朝廷也会没有人用了。老皇帝杀人也不能谁都杀,有些人根基太稳,动起来难免牵涉太多,除了几个倒霉催的,剩余被扫除的,最多不过是四品。

朝廷十分宁静,各司各职,效率达到了空前的高,这时候贺文麒忍不住吐槽,文人就是需要鞭笞才会好好干活,不然的话平日里都忙着弹劾谁,博得一个千古名声去了。不过这种大洗牌,中国历史上也只有几个凶悍的皇帝做过。

只是这样的宁静,分明给人一种风雨欲来的压抑感觉。三皇子与二十皇子经营多年,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势力一点点被吞噬,就算这个人是皇帝,也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挨打。两个一直斗鸡眼似的的皇子,第一次因为一致的目标走到了一起,一直不被他们看在眼中的太子,因为皇帝的支持,终于成了他们首先想要打击的绊脚石。

而这个时候,挡在太子面前的,除了皇帝,还有一个朱成皓。不用贺文麒的提醒,朱成皓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妙,上一次杀俘事件好不容易过去,下一次再遇到的话,老皇帝能不能保住他,会不会保住他也是问题。

这一日早朝,照旧看起来一派和谐,太子几次就政事发言,得到了皇帝好几声夸赞,甚至大笑说道:“吾子甚肖吾,将来必有作为。”

跟前几次不同的是,不管是三皇子还是二十皇子,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似乎对皇帝的夸赞一点儿意见都没有,但就是这样,才让人觉得不对劲。

以贺文麒的官职只能站在十分后头,但也能察觉今日朝廷十分不对劲,心中暗暗为朱成皓担心,三皇子他们要动手的话,第一个对付的恐怕就是他,谁让他大大咧咧的挡在太子身前,成了名符其实的靶子呢。

第六感这东西十分微妙,在贺文麒觉得大事不妙的时候,朝廷里头果然出了一件大事,这件事看似跟朱成皓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但最后却导致了不可回避的后果。

历朝边疆辽阔,北方的胡虏是心腹之患,每年都要来袭,朝廷的兵力大部分都被限制在那一块,跟明朝一般,实行了重北轻南的方针。

但轻视南方,并不是说放弃了南方,这里所说的南方,自然不是鱼米之乡的江南,这种税收大地,朝廷怎么可能放开。但再往南去,前辈子的云南,这辈子的南中那一块,却成了十分棘手的地带。

这一片土地各种名族混居,用中原人的话讲就是顽固不化,而且风俗习惯,甚至是气候都与其他地方大大不同,一直以来,那边的土司都比朝廷派过去的人更有话语权。朝廷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只要不是叛乱大事,也没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治理,没看见北疆那边还乱着吗。

而这一次,却是以前的南中知府死了,是的,这位在南中憋憋屈屈待了不少年的知府,无声无息的就死了,等消息传到京城,已经是几个月之后,估计这位知府的尸首都已经腐烂,无法得知真正的死因。

无论朝廷对这位知府的死亡有多少的疑惑,但那边传来的消息,众口一词都说这位知府去了南边一直水土不服,长年以来病痛产生,撑了许多年终于撑不住去了。皇帝就算是有所怀疑,挡不住没有证据,也实在没办法拿那边的土司怎么办,人家还是土皇帝呢。

若这时候朝中有余力,皇帝就不会轻飘飘的放过这件事,但偏偏北疆刚刚安稳,却正好遇到诸位之争正好激烈,自然也分不出多少手来。

皇帝长叹一声,到底是没有继续深究,只是这下一任的南中知府又成了问题。

都说清翰林富知府,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知府是个十分有油水的地方,下放下去当一个知府的话,那也是十分枪手的职位,一般人想要当上还不容易。只是南中却不同,这地方自古以来,那是被流放的地方,多少人直接死在了水土不服上。

邕州两岸水土尤恶,一岁无时无瘴,春曰青草瘴,夏曰黄梅瘴,六七月曰新禾瘴,*月曰黄茅瘴,土人以黄茅瘴尤毒。

这说的就是南中当地的瘴气,就算是到了现代,瘴气这东西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应对方式,更别说在各种科技落后的古代了。

虽然南中知府,所处的位置并不十分偏远,还算是安全,但算上这刚刚死的这一位,已经有三位南中知府直接一命呼呜,要说其中没有什么蹊跷,连三岁孩子都不会相信。

第一位知府在去的路上直接水土不服死了,第二位倒是好了一些,但到了那边也病倒了,一直到死也甚至没能入职。

在派出第三位的时候,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42章 南中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