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历史小说 > 帝国风云 > 章节目录(2/2)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28442/

第四百四十章 前进的动力(2/2)

美国建造的,而且是在战争期间以无偿援助的方式交付给了英国。

英国战败之前,或者说是同盟国集团接受英国投降,就是要英国当局封锁所有港口,禁止一切舰船出海,然后在正式投降之后,把这些舰船全部移交给同盟国集团,而同盟国集团将以此抵偿部分战争赔款。

英国人没有选择,只能照做。

当时,美军收到消息的时候,英国人已经开始行动。在最后关头,美军只来得及把派遣到皇家海军本土舰队里的几艘大型战舰撤走,其他滞留在英国的舰船全部被扣留,最后都移交给了同盟国集团。

也就是说,当时英国移交给中国的运输船只中,有一部分属于美国所有。

显然,很多美国人都没想到,他们花大力气建造的万吨轮会落到中**队手里,而且成为中**队攻打美国本土的主要力量。

要知道,美国建造的万吨轮,也就是“自由轮”与“胜利轮”是大战期间性能最好的远洋货轮。

事实上,直到大战结束,中国海军也没能建造出能与之媲美的远洋货轮。

准确的说,是没有达到那么大的建造规模。

早在一九四一年,美国就开始建造第一批“自由轮”与“胜利轮”,虽然随后进行过多次改进,但是基本设计一直没有变。正是如此,“自由轮”与“胜利轮”的建造工作很快就形成了产线化。在一九四四年底,美国有近三十家造船厂参与了建造工作,“自由轮”的平均船台周期不到半个月,“胜利轮”也只有半个月出头,而舾装周期更短,总体建造周期在一个月以内。

显然,这是非常惊人的建造能力。

在巅峰时期,美国每个月能建造差不多三百五十艘“自由轮”与“万吨轮”。

到大战结束的时候,这两种货轮的建造总量超过了一万艘,而且到最后还有大约三千艘在航。

如果以标准排水量为准,这两种货轮的总排水量超过了大战期间全世界建造的其他所有舰船的总和!

关键是,在保持如此大的建造规模的前提下,这两种货轮的性能还非常突出。

要知道,“自由轮”与“胜利轮”都是标准的快速货轮,在执行跨大西洋运输任务的时候能够全程以二十节的速度航行,且不需要中途停留加油。即便在执行跨太平洋的运输任务时,也能全程保持十四节的航行速度。

要到一九四六年,中国才建造出了性能相当的快速货轮。

在不得不佩服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的时候,也必须承认,这也是逼出来的结果。

原因很简单,美英在大西洋航线上的损失太惨重了,如果美国不花大力气建造运输船只的话,英国在一九四三年就会战败。也正是如此,战后很多人都认为,打败美国的不是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而是英国。要知道,如果把建造万吨轮的力量花一半去建造快速舰队航母等战舰,美国就不会输掉这场战争。

当然,这也仅仅是战后的评价。

同样的,这也等于提高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在这场战争中的重要性,特别是那些在大西洋上神出鬼没的德军潜艇。

说白了,如果没有德军的破交作战,美国也没有必要大量建造运输船只。

这样一来,美军建造的将是足以扭转太平洋战局的战舰。

当然,如果英国在一九四三年战败,美国同样也没有多大的可能打赢这场战争,最多只能迫使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坐下来谈判。也许,这算不上好事,因为这意味着,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不可避免。([m.520dus.com 520读书网]。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四百四十章 前进的动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