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酒力微醒时已暮(3/3)
难民被迫离开家园,流离失所,只能靠乞讨为生。有些人带着一家老小,实在走不动了,就直接找个山头住下,落草为寇。
有些人一路乞讨到了豫阳城外。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豫阳刺史紧闭城门,不让难民进城,却派人在城外一处平坦之地临时搭建了大棚,供难民暂时休憩。随即又搭建粥蓬,让人每天给难民派送稀粥果腹,甚至叫郎中开了药方在难民。
即便是这样,疫情还是爆发了。
这位刺史倒是个为民请命的好官。早早的就写了奏折命信使快马加鞭送往京都,直达天听。皇帝震怒,派遣了一位巡按前来视察灾情,若是情况属实,便要查清这桩贪污案。随行的还有两位御医和几个医士。
月夕岚是大夫,遇到这样的事自然不能坐视不管。进城后还没休息,一听这消息就联系盈月在城里开的药铺,自己则先一步去了难民营。
璃琴也想去看看,却也明白自己的身体不适合去有病人的地方。万一染上病又得喝药静养了。她想自己要是真说了月夕岚肯定跟她发火。
天气一转冷,璃琴更不愿出门了。
钦差大人要到达了,豫阳的大小官员都去城门口迎接。
璃琴也想看看钦差进城的阵仗,一大早起来就对玉欣说道:“去把临街窗户前的那个桌子订下,我要看一看官老爷是什么样子的”。
奉旨出巡的钦差,一定前呼后拥威风八面的。
玉欣笑,“有什么好看的?任谁穿上官服都是大老爷”。
璃琴失笑,“那可不一定,普通人穿上官服也只是形似神不似”。
玉欣散开璃琴的头发,拿起梳子,边梳边说道:“那些官员整日吃的山珍海味,肯定都是肥头大耳的,身材臃肿的老头子”。
璃琴笑了,“也许是个年轻俊朗的小伙子呢”。
月夕岚一进门就听到璃琴的这句话,笑说,“这次你可没有眼福了。那位钦差大人临时改道,直接去了净水县。倒是留下了一个白发苍苍的太医,还有四个三十多岁的医士,还有没有兴趣看看?”
璃琴失望的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月夕岚径自坐到椅子上,喝了一杯凉茶,“钦差是个中年人,看起来挺正直的。我发现有好多人暗中尾随着,似乎想行刺这个钦差。不过,那些护卫中间也有几个武功不错的,应该能保住钦差的命”。
璃琴挑眉,呵呵一笑,“这么惊险,一定很好玩”。
月夕岚白了妹妹一眼,连喝了两杯茶,“人家处于危险之中,随时都可能失去性命,你还觉得好玩?真是个冷漠无心的怪胎”。
璃琴猛地转头,梳子缠住了头发,扯得头皮发疼。她低低叫了一声,抬手揉着扯痛的头皮,看着月夕岚,问道:“这话是谁说的?”
月夕岚笑了,“还有谁这么说过?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城外的疫情控制住了,现在有个太医坐镇,他也不用再操心了。
月夕岚这几天忙得连胡子都没有刮,看起来有些落拓。璃琴把关心的话强行咽回肚子里,撇撇嘴巴,“萧红就这么说我的”。她怎么就冷漠无心了?怎么就成了怪胎了?
她神色真诚的问道:“二哥,我真的很冷漠么?”
“你也发觉了?”月夕岚一副‘你还有救’的神情。
璃琴哼了哼,满不在乎的说道:“我不是观音菩萨,也不是九天神佛,难不成还要普度众生么?我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善良的人,我关心的只有我在乎的和在乎我的人,其他人的死活与我何干?”
月夕岚没有揶揄她,只是叹息一声,“琴儿,一个女孩子主意太大不一定是坏事,但也绝不是好事。像你这样,一定会很累的”。
求得越多,计较的也就越多,失去的也会更多,怎么可能会轻松呢?
璃琴怎么可能不明白这道理?然而有些事,明白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若不然,这世上便没有遗憾与悔恨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