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校园小说 > 发个微信去地府 > 章节目录(3/4)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67665/

第七百二十九章 熟悉而陌生的黄金(3/4)

有31条,但相较于管理淋浴花洒的91条法律、镜子的172条法律、勺子的210条法律、毛巾的454条法律、咖啡的625条法律、面包的1246条法律、牛奶的12653条法律等等,牙刷比起来简直就是个“无政府主义”的产品。

欧盟的所有这些繁杂琐碎的法律法规作用于全部成员国,以英国为例,这导致英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53源自欧盟,而英国人对阻止欧盟糟糕的立法几乎无能为力,因此,英国退欧不光是将每年输送给欧盟的约85亿英镑节省下来,也是为了逃离这个庞大的欧盟管制体系。

这堆“无微不至”的管制法规除了展现出那些政治“精英”认为老百姓不配自由选择而需政府处处指导的自以为是的一面,还反映出各大财团的游说力量——要知道,有些企业实际并不喜欢自由市场对自己的鞭策,它们希望限制别人跟自己竞争;要合法做到这点,需推动公权力对经济的干预及管制,政治游说由此蓬勃发展,而这通常只有大企业负担得起。

比如,面对上文提及的管制牛奶的上万条法规,如果条条深究落实,这给中小乳制品商家增添的成本与压力会很大,可能莫名其妙地就当了“罪犯”,终将使其难以为继;相反,巨头企业集团人高马大,面对高门槛也能轻松跨过,甚至这些法律大多原本就是它通过游说政客而为自己量身定制的门槛——合法地排挤掉竞争对手,巩固了自己的地位,特殊利益集团就此诞生。

所以不必惊奇,目前有超过3万名来自企业和机构的说客驻扎在布鲁塞尔,使这座比利时首都兼欧盟总部的城市成为继华盛顿特区之后,世界第二大政治游说中心。幸好欧盟下属的欧委会、欧议会等7大机构的雇员加起来有4万余人,不然说客与官僚之间的比例怪失调的,而这4万多人中有1万名雇员的薪水比英国现任首相卡梅伦的工资都高,另外还享尽各种福利。

既然如此臃肿和官僚,英国人当初为何进欧盟呢?这是因为英国1973年所加入的“欧洲经济共同体”虽是欧盟的前身,它却与今天拥有28个成员国的欧盟不可同日而语。当时的经济共同体俗称“共同市场”,成为其中一员意味着在此市场圈内贸易更自由、阻碍与税负更少。不过,随着欧盟的壮大,以及上述政治游说等因素的影响,欧盟自己筑造起了针对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区商品的贸易壁垒——与其说欧盟是自由贸易区,不如说它是一批欧洲国家实践贸易保护主义的抱团,对外的关税、限额、反倾销等熟悉的贸易保护词汇应有尽有。

众所周知,自由贸易和竞争是繁荣、效率与创造力的源泉,如若英国退欧并回归自由贸易与全球竞争,从长远看将是其变得更为发达与富裕的驱动力。当然,反对退欧的人担心退欧后英国与欧盟成员国的贸易会受打击、经济会衰退云云——短期内或许如此,但这首先佐证了欧盟反自由贸易的本质,其次,很多人误以为贸易需国家之间达成协议才能实现,然而这根本不是必要的;即便欧盟设限,英国单边打开自由贸易也对己有利,至于其它国家愿意惩罚它们的消费者及损害它们保护圈外的生产者,那是它国的事。

欧洲有一个国家值得参考和比较——它让欧盟在地图上一眼望去好像中间被剜掉一块,那就是瑞士。瑞士没加入欧盟,它没有欧盟那堆砌如山的管制法规,它也是最尊崇自由贸易的国家之一。结果,缺乏贸易保护的瑞士的人均出口额排全欧洲第2;没有最低工资之类的劳工保护的瑞士人均收入也名列欧洲第2、就业率及劳工参与率均在欧洲前3等等。总之,瑞士是欧洲最富最稳定的国家之一,同时还是欧洲收入差距最小的之一。

瑞士这个在经济上更加放任自由的山地小国富裕得井井有条,它的众多行业不仅从未被外国消灭,反倒诞生了一大批世界级的一流企业,从食品、制药,到钟表、军工,再到金融服务等领域,都有人们耳熟能详的瑞士企业。也许,最讽刺的是,欧洲最大的三家公司都不出自欧盟成员国——三家统统来自瑞士:诺华、雀巢、罗氏。

如今,欧元区大部分经济凋敝衰落,欧央行的行径和许多央行一样荒诞;弗里德曼曾预言欧元将失败,他的预言恐怕在不远的未来会被印证。所幸,英国虽身在欧盟,但并未加入欧元区,从而不必像德国那样在欧元泥潭中受到拖累。不过,只要仍留在欧盟,它就会像手上了铐、脚上了镣一样萎靡不振。

支持留在欧盟的人一直用“留欧能让手机在欧洲保持低廉的漫游费”之类的鸡毛蒜皮的小利吸引选票,况且,他们只提名义价格而对其它成本与代价避而不谈。同时,他们还用退欧短期内可能出现的恐慌吓唬选民,然而,长痛不如短痛,英国退欧方能有长远健康的未来,因为它脱离的是一个管制繁琐、贸易保护、官僚臃肿的庞大巨尸。

外二篇瑞士全民公投,再次拒绝了福利主义

瑞士联邦有直接民主的传统,其中有一项被称为“联邦民众倡议”(federalpopularinitiative)的制度,可使任何瑞士公民发起意图修改法律的全民公投,前提条件是要在18个月内攒够至少10万个有效签名。在拥有800多万人口的瑞士,凑齐10万签名的门槛并不算高,所以每年通常都进行3至4次全民公投,一年下来会针对共计10条左右的联邦民众倡议作出全民表决。最终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七百二十九章 熟悉而陌生的黄金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