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历史小说 > 北京的部队大院 > 章节目录(2/2)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84380/

给老兵安个家 第三十章 思乡(2/2)

看里边连一条板凳都没有,就坐在了电梯里的地上,开电梯的小妮子说,老大爷,在电梯里只能站着,不能坐着,不然一会儿其他人上来就没有地方站了。我说你不是让我‘坐电梯’吗,怎么又说只能站着?那一次要不是你爸爸劝我,我非和她吵起来不可,你爸爸在这里,你问问他有没有这么回事。”

念军怀疑的看看汪泉。

汪泉红着脸点了点头。

老人家忽然想起了什么,问汪泉:“我要回家去了,你打个电话,问问你表舅的孙女有什么事情没有,往家里捎不捎东西。”

汪泉放下饭碗,叹了一口气说:“我正准备给您讲,昨天月秀打电话告诉我,她们一家子今天要回老家,可能已经走了。前几天她爱人卖菜的时候三轮车放的不是地方,被城管人员收走了,他没有了赚钱的工具,又考虑大孩子今年秋天该上小学,就让月秀也辞了工作,一家人一起回老家去了。”

“城里有些人的事情也办得太缺德了,乡下人田地不够种,到城里来混碗饭吃都不让。有些城里人说,乡下人不懂规矩,爱占便宜。有本事让他到农村去试试,农村的规矩他更不懂,去年有几个城里的大学生到咱村搞什么支农,结果他们到了农村连马和驴都分不清楚,什么时候种麦子、什么时候收棉花都弄不明白。”老人有些气愤地说。

汪泉说:“不要说有些城里生城里长的人到农村好多事情搞不明白,念军在农村生活过几年,有些事情现在也不一定能搞得懂。”

正在低头吃饭的念军仰起脸,不高兴地瞪了汪泉一眼。

老人家看到汪月英进厨房盛汤去了,就又压低声音对儿子和孙子说:“最可笑的是他们到一个养牛专业户家里去,有个女大学生看到人家养的大公牛,指着公牛的蛋,噢,对了,城里有文化的人把那玩艺叫作什么‘高丸’。女大学生问养牛的主人,你们家养的奶牛的奶怎么没有呀?”

老人家的话说得汪泉红了脸,咧着嘴只是“嘿嘿”地笑,念军则是忍俊不禁,端着碗跑一边乐去了。

汪月英把盛好的汤端到老人面前,看到他们爷几个的奇怪表情,感到莫明其妙。

“你们笑什么笑,我说的都是实事。”老人瞅瞅儿子和孙子,接着往下讲,“再说城里人讲的乡下人爱占便宜的事情,在咱们老家有一句话,叫做‘三天不吃饭,啥事都敢干’。乡下人到城里边捡垃圾、收废品,贩蔬菜、卖水果,与城里人讨价还价、分文必争,那是生活逼迫。他们有时候干些小偷小摸的事,也大多是日子混不下去才去干的。你们说说,谁有吃有喝的去干丢人现眼的事?城里人要是到乡下去,乡下人总是把他们当客敬着;乡下人要是到城里来,城里人总是把他们当贼防着,你们说说这合乎情理吗?”

老人家说着,来了情绪,他放下筷子接着讲:“乡下人也知道,城里的大街上撒满了钱,弯一次腰就能捡一张小票。因为城里人只能让你捡小钱、零钱,不会让你捡大钱、整钱。当你的钱袋装满了小票的时候,你也就成了低人一等的罗锅腰了,到处被人看不起,要不怎么样说物离乡贵,人离乡贱呢!你们都是农村的粗茶淡饭养活大的,千万不要忘本,见了进城的乡下人,不给他们钱花,不给他们饭吃,给人家个笑脸总可以吧,说两句暧人心窝子的话总可以吧!我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也知道你们在城里边生活不容易,买不起新房子、大房子,现在这房子能长期住着也不错;吃不起山珍海味,有家常便饭能填饱肚子也可以。我经常对有些人讲,心宽房子就宽,一个人赚的钱再多,也不能去买一套好多间的大房子,一晚上一间地轮着睡。月秀要不是被逼无奈回老家去了,她们一家四口人在城里住一间房子,也应该是很知足了。”

汪泉对老人说:“爸,您讲的话我们全都记住了,我这样在农村长大的人,从血管里流出来的血都有土腥味,什么时候也忘不了种地的祖宗,忘本也是从念军这一代人开始的。”

刚刚回到饭桌上吃饭的念军听了汪泉的话,满脸不高兴地说:“爸,你以后给别人说事的时候,不要总是把我捎带上好不好。”

他说着,往碗里夹了一些菜,又到一边独自吃去了。

汪月英在一旁也不满意地对汪泉说:“儿子也没有招你惹你,你不要总是挑他的毛病。”

汪泉讨了个没趣,低头吃饭,不再说话。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给老兵安个家 第三十章 思乡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