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历史小说 > 舌尖上的唐朝 > 章节目录(2/2)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96899/

第二百七十一章 琼州(2/2)

、石决明、鱼翅、海龟板等近50种。

这里面有些东西实际上李好自己也不完全认的清楚,甚至连见都没见过。不过有系统在,他倒不用担心这些,直接换取资料出来参照对比就好。

总之,琼州岛在这个时候所有人眼里不过是放逐之地,但是在李好眼里,这可是一个真正的宝库。而且经营好这里,对大唐的南下扩张政策也非常有好处。

实际上除了各种作物丰富,琼州这边的海洋水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具有海洋渔场广、品种多、生长快和渔汛期长等特点,是大唐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

这里的海洋渔场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可供养殖的沿海滩涂面积2.57万公顷。海洋水产在800种以上,鱼类就有600多种,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类40多种。

加上现在北上的周期短了不少,冰块保鲜的技术提前出现,这些海产运往北方各处销售也方便了很多。所以这边大力发展这些,也不用担心挣不到钱,更不用担心没人过来耕种。

另外琼州岛还是理想的天然盐场,这里沿海港湾滩涂许多地方都可以晒盐。集中于东方沿海数百里的弧形地带上,这里已经有南方政府主导的好几个大盐场。

现在建有莺歌海、东方、榆亚等大型盐场,其中莺歌海盐场是大唐南方少有的大盐场。这些盐场并不是政府主导,而是南方的商人联合起来开采。

李好推出来的新式海水晒盐法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试用,大量的盐工涌入这里后,每天产的盐比小山还要一样高,而且质量上乘。

这里每天产的盐被大量的输往北方各地,也让原本有点偏高的大唐盐业跟着下降了不少。一些走私的盐贩的生意差了不少,也让囤积盐这种事情变得越来越没什么操作价值。

西边的青盐,蜀地的井盐,南方和东方的海盐。其他三个地方的盐产量因为李好的原因,产量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所以这也让大唐的盐现在变得极度丰富起来。

东方的海盐产量不在李好的管辖范围内,所以他一时也没办法过去提高那边的盐业产量,不过李好还是派了自己的学生过去,先去那边吧技术引进过去再说。

商品的大力输出,除了产量提高,交通运输也变得越发重要起来。可惜除了李好和李恪以及剑南道的李喑,以及荆州的刘仁轨对这个很上心,其他地方的官员对这些就没那么上心了。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想修,也却钱缺人。李好的那些做法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愿意接受,也愿意改变,他现在只能影响自己身边的人,自己手下的人。

琼州实际上除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海洋资源之外,这里的矿产资源一样不少。李好后世来过这个岛上旅游过,对这边的一些东西也有过一番查阅。

琼州占有重要位置的优势矿产主要有玻璃石英砂、天然气、钛铁砂、锆英石、蓝宝石、水晶、三水型铝土、油页岩、化肥灰岩、沸石等10多种。

天然气和石油的开采李好暂时没有什么办法,但是其他的就好多了。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丰富的铁矿,其中,石碌铁矿的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一,钛矿储量居全国第一。

这对于大唐和南方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只要相关的技术到位后,这边就能有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 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 meinvxuan1 (长按三秒复制)!!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一章 琼州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