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狂潮 > 章节目录(2/2)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97972/

10 沉重历史(2/2)

土地开始不够使用了。

由于明朝大肆分封土地给那些皇亲国戚,甚至是皇帝自己带头占用土地、设立皇庄。上行下效之下,皇亲国戚、权势贵族们自然也是大肆扩张。最多的时候,明朝被权贵们占用的土地竟然达到了全国土地面积的将近一半,后来经过张居正的重新清丈,依然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掌握在权贵手中!

而且,明朝实行卫所制度,每个卫所占据的屯田土地也不在少数。

这些权贵们、卫所们掌握的土地,都是肥沃之地,平民百姓们自有耕种的土地都是一些贫瘠的薄田。

另外,明朝政府优待权贵以及读书人。权贵们不需要缴纳赋税、应付徭役。读书人们,只要能够成功考取举人功名,就也不用缴税赴役了。如此的国家财政政策,使得大量的财富集中在了权贵势族手中,朝廷反而是囊中羞涩、无力支付必要的军费、工程费用等。

于是,平民百姓头上的胆子便越来越重!年景好些,还能勉强支撑;年景不好,便就是流民遍地!平民百姓们为了生活,不得不托庇在权贵势族或者取得功名的读书人名下,成为其家丁;否则的话,就只有破产倒闭,成为工坊里的工人。

明朝时期那备受后人赞扬的发达工商业,劳动力来源就是那些承受不住巨大生活压力而破产的流民们。

政治方面。明朝自洪武年间便对官员们实行精简政策,而且薪水微薄、甚至于经常以货代薪。按照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时候带回来的香料,一直到万历初期还作为官员们的薪水予以发放!几乎将将够养活一家人、没有余钱来迎来送往迎合上司的官员们,自然是想方设法增加收入、贪腐成风!

再加上官吏人手严重不足,根本无力对地方上形成有效的管理,致使土地兼并之风横行、流民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文化方面。在明成祖朱棣的御临下,以程朱理学为标准,汇辑经传、集注,编为《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书籍,诏颁天下,即所谓“合众途于一轨,会万理于一原“,作为治国齐家的统一法理和准则。程朱理学于是便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就像汉代那时的“独尊儒家”。

毛烈所学、传承自大儒王阳明的王学,此时根本没有动摇理学的力量基础,甚至于许多学习王学的官员们,都不敢公开说自己在学习王学。也就是一些无意于仕途的学者,才敢声明自己学习王学,并且开堂讲学、传播王学。

到了明朝后期,王学门人势力众多,才开始公开与理学叫板,却酿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林党争,把本来就内忧外患不已的大明朝最终送上了死路!

毛烈每每想起自己所处的这个时期,都会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

作为一个从后世来、熟知这段历史的人,毛烈深深地知道王门心学确确实实符合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趋势。而这,正是毛烈毫不犹豫地拜在荆川先生唐顺之门下的原因。

毛烈知道,自己自从来到这个时代、自从拜入王学门下开始,就必须要真真正正地面对现实,在这个时代里做出一个穿越之人应该做到的事情:扭转大明朝的弊端,使得中华民族不要像后世历史中那样,在明朝灭亡后陷入数百年的黑暗沉沦;中华文明,也不要被扭曲成那个样子;中华民族,也不要像后世那样麻木不仁!

该如何来做,毛烈心里也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其实也无外乎振兴王学、发展科技,但是其中的坎坷波折根本无法能够预料。

而且,毛烈自己的体貌特征,也是他在这大明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不过,世事往往变化无常,毛烈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王学讲究知行合一,毛烈便决定先从自己能够影响到的范围开始着手、先从毛庄开始。

想到这里,毛烈的心情舒坦了一点。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10 沉重历史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