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芳心错许(2/5)
一句话说得云非烟、翁隽鼎哭笑不得。半晌云非烟含嗔带笑地说道:“杨妹妹好一张伶牙俐嘴。翁郎,以后我们两家在一起,我两口子怕是被他们吃定了。”/p
沈灵珊脸上的红晕尚未褪去,又听云非烟将四人说成“两家”,更是面红过耳,偷偷瞄了陈文祺一眼,假装恼道:“什么一家两家的?云姐姐若再胡说,我便不理你了。”尔后正色说道:“不过说正经的,此前在柳林镇实是误会了两位,多有得罪,小生这里赔礼了。”说完弯腰与两人施了一礼。/p
“免了,免了,杨姑娘你就脱俗一点吧。大家进屋说话,站客难当啊。”翁隽鼎乐呵呵地说道。/p
四人异地重逢,倍觉友谊珍贵。翁隽鼎索性将县衙琐事交由三班衙役的班头便宜处置,自己则回到后院与陈文祺他们共同享受这难得的相聚。/p
相见时难别亦难。沈灵珊的到来,意味着他们又很快天各一方。在欢声笑语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离愁。特别是云非烟,自中原大地来到这荒芜的西北,除翁隽鼎外,举目无亲,想到沈灵珊即将离去,心中万分的不舍。吃晚饭的时候,她对沈灵珊说道:“杨妹妹,今日姐姐没有给你收拾房间,今晚我俩抵足而眠如何?”/p
沈灵珊笑道:“我是求之不得,不过……”,说到这里,杏眼一睃翁隽鼎,含笑不语。/p
“不过什么?”云非烟不解其意,追问一声。/p
“不过翁大人可就有意见了,小妹一来便‘霸占’了他的夫人,明日岂不是要赶我走人了?”/p
翁隽鼎一笑没有吱声,云非烟用筷子往沈灵珊手上轻轻一打,指着陈文祺说道:“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他也说过一模一样的话。”说罢凑近沈灵珊的耳边,低声说了一句什么,话未说完,俏脸先红。/p
沈灵珊一听又惊又喜:“真的?恭喜云姐姐,恭喜翁公子。”/p
一旁的陈文祺一见她们的神色,始知原先自己的猜测没错。正要向翁隽鼎道喜,却见他一副难为情的样子,知他脸薄,连忙替他解围:“嫂夫人不用担心,杨姑娘还要在府上叨扰些日子呢。”说罢便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p
云非烟听罢,又是高兴又是不满,埋怨陈文祺道:“陈公子忒也心硬,杨妹妹千里迢迢寻你而来,你却不到一日又要走,丢下杨妹妹一个人怎么办?”/p
“云姐姐别责怪大哥了,他皇命在身,的确不能耽搁。”沈灵珊连忙为陈文祺开脱。/p
云非烟轻轻一点沈灵珊的额头,假装生气地说道:“你呀你,难怪都说女生外向。罢了,人家自家人都没想法,我这外人瞎操什么心?”/p
一句话又将沈灵珊说得面红耳赤,连忙站起身拽着云非烟,说道:“云姐姐,不要生气了。走,我俩到房里说话去。”/p
次日一早,陈文祺到街上买了两支上品老山参,与沈灵珊一同返回酆家,安置好一切,便与黎远辞别众人,北上鄂托克。/p
话分两头。且说自陈文祺他们走后,酆烨、孟广云因沈灵珊前日夜间舍命搭救酆灵,十分感激,因此待之如座上佳宾,哪肯要她照顾任思?沈灵珊亦知义兄留下自己照顾任思只是借口,而且男女授受不亲,乐得客随主便,放手让孟广云操劳,自己正好练习陈文祺新授的“易髓功”法。不过女儿家心性,又无闺蜜相伴,因此得空便去找酆灵遣忧解闷,忘情时喜欢握着酆灵的双手抚摩。酆灵虽然怕她“轻薄”,但见她只是拉拉手而已,并无出格的举动,虽无可奈何,也不好变脸坚拒,只是与她在一起时,尽量借故不使她靠近自己而已。/p
这一天,沈灵珊又来闺房找酆灵,酆灵见她又要与自己并肩而坐,忙借口为她端茶,站起身走到房门边站着与她说话。沈灵珊暗中一笑,也不便说破自己的身份。二人聊了几句,沈灵珊请酆灵带她到书房找几本书看看。酆灵正觉尴尬,一听她要借书,自是求之不得,便领她来到书房。恰巧碰见刚从塾馆回家的酆烨正在书房写字,沈灵珊说明来意后,酆烨连忙带着她去挑书。沈灵珊随手拿了一卷《剑南诗稿》,酆烨失笑道:/p
“敢情杨公子也喜欢陆放翁的诗词?”/p
沈灵珊自谦地答道:“在下胡乱欣赏而已。”/p
“老夫刚好写的是陆放翁的诗作,只写了前四句。请杨公子补齐后面四句如何?”酆烨大半辈子做的是教书先生,几乎没有文友,今见沈灵珊来借书读,心里高兴,便想试试她的文才如何。/p
沈灵珊一时技痒,说道:“既然酆先生不怕污了墨宝,在下就来个狗尾续貂吧。”说罢,走到书案前面,只见宣纸上写着陆游的《游山西村》前四句:/p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p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p
但见那字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不禁赞叹道:“酆先生的书法金钩铁划、骨气洞达,绝不输虞褚欧颜,在下拜服。”不等酆烨答话,素手拈起砚台上的狼毫,饱蘸浓墨,续上后四句:/p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p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p
酆烨轻轻击掌道:“哎呀,杨公子字如其人,笔法秀逸,墨彩艳发。若是女子能够写出这等娟秀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